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罪,非常美

(2019-06-16 19:06:33)
标签:

命运的内核

格雷厄姆·格林

陀思妥耶夫斯基

阴暗和痛苦

幸运儿

分类: 那些书影人

   《命运的内核》。——多年前就读过,原译名为《问题的核心》。更喜欢现在的译名,原译名不让人觉得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倒像是工作会议的发言稿。

    简单剧透下。二战期间,英属西非殖民地官员斯考比,为了送精神苦闷的妻子去南非度假,不得不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从此受到那商人的威胁利诱,接连犯罪而不能自拔;在妻子去了南非之后,出于怜悯,他和从海难中生还的女子海伦发展出一段恋情;最后他不堪良心的折磨而自杀。”——这么骨感的情节线,实在不能复制小说主人公斯考比的命运悲剧。

其实,斯考比只想做个好人。因为他太想做个好人,以至于他不能拒绝任何人,他最怕的就是令人失望。结果,斯考比受贿了,他没有守住一个警官应有的清白;斯考比还出轨了,没有成为一个好丈夫。但能够因此说他是个渣男吗?读完这本书的人,估计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甚至很多人会认同,斯考比是个好人,是个富有同情心而且不谋私利的人。

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说斯考比有可恨之处,那是他太想“负责任”了,他不能轻易的卸下身上的任何一种负担,不能拒绝别人对他的需要,这让他变得优柔寡断,举步维艰。


非常罪,非常美


他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罪人,然而他“非常罪,非常美”,斯考比的每个恶行,都发自于他的善念,他能明辨是非,爱恨都很坚实,绝非是因为判断力不足,智力不够而导致了悲剧,他是睁着眼睛、清醒地堕落的,知道前路会是怎样,他的痛苦远远大于快乐,等于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地狱,那种内疚自责和无力感,时刻鞭打着他,以至于最后他自杀,都觉得这是“命运给与的最令人羡慕的财富”。

《命运的内核》是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对命运的探讨,穷尽了一个人一生会经历的考验:爱情、婚姻、家庭、事业、责任、怜悯、信仰。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又是如何毁灭一个人的。人们总以为诱惑人的东西是邪恶的,不,不是!很多罪恶,恰恰起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金钱,名望,爱情,责任,哪一样不是美好的呢?所以,人也要对美好的事情充满警惕啊,因为一旦越过了某条线以后,它就变成了罪恶。

格林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把这个由美到罪的过程还原得丝丝入扣,太真实了。他描写很多年后,斯考比回想自己的一生,觉得最幸福的顶点,居然是一个平淡无奇的雨夜:“独自走在黑暗中,孤身一人,周围只有嘈杂的雨声,没有爱,也没有怜悯……”

不由得想:这个“命运的内核”到底是什么呢?

真想让格林本人来精准地归纳一个词,但他肯定不会这么做。他所能做的,就是创造出一面镜子,让你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读着读着,你发现斯考比的脸,会忽然和自己的脸重合在一起,然后一阵不寒而栗。

格林是描绘人性的圣手,这毋庸置疑,二十多次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哈,原来还有比村上春树更资深的诺奖陪跑人!)他的野心不止于探索爱情,探索人的内心,他还着力去表现了一个时代,在那个殖民地社会,人们是如何为了生存用尽手段的,钻营逐利,偷运钻石,栽赃嫁祸……整本书读起来像是在看一部黑帮片,好看。

有人批评格林,“为什么总是热衷于描写阴暗和痛苦呢?为什么要把人心中的煎熬描写到这种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呢?为什么不多写一点单纯快乐的故事呢?读这样的书,难道不会更抑郁,更令人对世界绝望吗?”

想起同样的批评,也被人用来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引出了他“我一无所求,我一概不理,我不会为自己的思想寻求光彩诱人的赞誉”的名言。——是的,如果你是个受上天眷顾的、生活平静的幸运儿,确实不必读这样的书。然而如果有人正受到生活的煎熬和伤害,读了这样的书,他才会知道,原来他受的这些痛苦,世上有人能够理解,能够感同身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温暖和安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