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来续写一把《红楼梦》?
(2014-12-19 13:29:36)
标签:
企业代言人高考奥数雅思厚黑学废太子胤礽红楼迷 |
分类: 那些书影人 |
她最初是我们的采访对象。她所在的公司(是个跨国企业)是我们一项活动的合作方(现在的媒体整日里搞各类活动,好烦啊,但需要广告量和影响力啊,没办法),那么相应的,要在活动期间宣传一下这家公司的“企业形象”,她就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她的本职工作,就是个企划人员。工作当然是好的,且长相出众,总之看着就是一个“五好女性”,这也不奇怪,能被企业选为代言人,肯定是通过方方面面考验的百里挑一者。让我惊讶的是,工作之余的她,居然是个彻头彻尾的《红楼梦》迷,而且还通过网络在本地找到了几个跟她一样的“骨灰级同好”,攒了个小组,经常聚在一起聊《红楼梦》,故事,人物,服饰,美食,语言……反正任何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玩味,严密推理,乃至脑补……我去他们那里听过几次,我觉得自己也算是熟读红楼的人,一听之下还是目瞪口呆,怎么说呢,如果哪天他们“续写”出一部《红楼梦》来,我也是丝毫不觉得奇怪的。
他们这边乐此不疲,她周围的许多人却始终一脸疑惑:“如今读这种书有什么用呢?岂不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眼力?
这真是个问题: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在如今有什么用呢?
确实,从某种意义来说,文学经典是“没有用的”。——阅读文学经典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回报,既不能用来谋职,也不能帮你赚钱。今天的许多书店,已经成为“考试书店”,“谋职书店”,满堆着参考书、习题册,高考奥数雅思,以及如何挣钱,如何升职,如何厚黑之类的“有用的书”。——所以说,懒得读经典,毋宁说是实用主义哲学的胜利。
但是,实用主义哲学并非万能,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偏偏总是“无用”的。
……
比如,就是她告诉我,因为《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每个研究者都能自圆其说,即使你认为书中某个人物已被晾晒得体无完肤再无深化细化的余地了,却总是有人,剥茧抽丝又有了新的发现,所以《红楼梦》不知不觉间,几乎成了一部人人都可参与想象和写作的小说,悬念无穷,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且,续书们想象力堪称奇绝。有个黛琪,写了《梦续红楼》,作家出版社隆重出版发行,据说她还加盟了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剧团队;在她的续书里,猥琐男贾环夺嫡成功,甚至娶了黛玉,晕倒!还有个叫西岭雪的,写有《宝玉传》《黛玉传》,在她的书里,黛玉被北静王爱慕,为救一大家子危亡,潇湘妃子应下了婚事,泪尽而亡,哀哉!……动静最大的当然还是作家刘心武,扔出秦可卿是废太子胤礽之女这个重磅炸弹,登上了《百家讲坛》,虽遇板砖无数,但愈战愈勇,体系构筑得固若金汤。——我无法断言,他们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有多大意义?但我却相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肯定是很幸福的。
前几天读上海学者王晓明先生的文章《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坏不到哪里去》。——作者用了大量精力做了一项阅读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韩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量都要比中国的学生多。他由衷的憧憬,“希望他们即便毕业了,跨出校门了,依然会经常逛书店,会在床头留一个放书的小空间,会不断地和爱人、朋友说:有这么一本书……他会在好书的陪伴下,继续努力做一个在人格和精神上都自主的人。我还是相信那句老话,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坏不到哪里去。”
……
博友中,也有好多好多超级红楼迷啊。我喜欢你们的文字,哪天,你们也来续写一把《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