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救赎
(2013-10-11 10:37:04)
标签:
尊重生命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司汤达卡缪 |
分类: 自圆其说 |
特别是对那类描写深层人性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只要仔细看看每一部文学作品,里面都会有一个不被了解的人,需要社会的重新解读、宽容和接纳。比如卡缪的《局外人》,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是社会新闻版上一个很不堪的事件。——把老母亲丢在养老院,不闻不问,听见妈妈死了的消息也不哭,葬礼一结束就回去跟女友上床做爱,然后带着女友外出旅行,最后又枪杀了一个阿拉伯人……这样的人,你大概觉得他一无是处吧?可是卡缪的书写,是让他在被判死刑、走上刑场的那一刹那,抬头看见天际慢慢隐退的星空,那一段的描写美得无法形容,你会忽然发现连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生命,都被宇宙宽容了。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一方面,生活的阅历会让你渐渐地明了,一个人和一些人的距离,乃至和多数人的距离——这种距离,并不是说我走到了一个高度而他们还在低处,也不是我在低处他们在高处。——这种距离,只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区别,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认清这一点,你会自然地选择孤独,这种孤独让人沉静而有力量。
但另一方面,你必须努力修炼自己的包容之心:永远用清澈之眼观滔滔俗世,胸中有波澜,笔底有起伏,但心中无审判,这正是所有伟大作家的共通点——或者说正是伟大的立足点。那里只有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同情,那种巨大的悲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并无二致。
阅读,有助于建立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人透过文字产生切肤之痛,即使是在不理解的状况下,也绝不轻视任何一个生命。——这也是人类对自己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