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小娴百转千回冷暖自知谢谢你离开我才女 |
分类: 那些书影人 |
一直以来,我算是比较喜欢张小娴的文——这样说时,会经常遭遇别人惊讶的目光,也每每遭人吐槽幼稚肤浅之类,但我不改初衷。
这可能跟我对作家本人的印象有关?
第一次见到张小娴,是在1998年的上海。那时候她的作品刚进入内地,她来上海参加出版社为她的作品内地首发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她秀发披肩,白衣飘飘,好听的港味普通话不紧不慢,汩汩流淌:
——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样爱自己。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我爱你,与你无关。我们用爱情来成就自己。我们透过爱情来自我完成。
……
说实话,在当时(15年前),把这般自我自恋自说自话的观点,表达得如此文艺如此唯美,瞬间温柔地洞穿内心,真是不由人万分倾倒来着,再加上眼前的她美目盼兮巧笑倩兮,“香江才女”“美女作家”这样的狗血字眼,想必也是血流漂杵,一时淹没了所有媒体的版面了。
第二次见到张小娴,是2008年在杭州,距离前一次,正好相隔了10年。作为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的嘉宾,张小娴做了一场题为《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婚姻》的演讲,冲着“爱情作家”的名头,探讨的又是“情感婚姻”这样经久不衰的话题,场面热闹气氛爆棚。
说是演讲,她真正讲的不过30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读者自由发问。剩女现象,独身现象,姐弟恋,男追女还是女追男?爱情如何保鲜?等等……接二连三地抛向了她,她的回答终归不紧不慢,出口成诵,其实,如果你读过她的书,这些回答书里都有,或者说,这些问题原本就是因人而异,无所谓答案的。最后,大概因为所有人的提问,大家都像约好了一样,开口必是“我替我的朋友问一个问题”,张小娴就笑着问了:“那你们的朋友自己为什么不来啊?”哄堂大笑中,演讲结束。
十年时间,她的外貌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笑容里多了点沧桑,听我说到十年前上海的首发新闻会,她似乎有点吃惊,真的吗?已有十年了?时间好快啊!——也就这样轻叹为止了。她是那种看着离你很近,其实遥不可及的人。漫步西子湖边,风微有凉意,她把双手抱在胸前,这个姿势也是心理学所说“带有防御性”的。——很多作家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只把自己付诸文字,若想了解她,与其跟她对话,还不如去读她的书,她的文字比她本人更加清晰,也比她本人更加开朗。
这样的她,也叫人很难开口问到她自己的感情归宿,虽然都知道她还是单身的,只是私下里议论:像她看得这样透的人,可以享受到普罗大众的幸福吗?我想,如果这么问她,她怕是会回答:普罗大众的幸福,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最近看到她的新书《谢谢你离开我》,腰封上给她贴了个“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的标签,俗套毕现,出版商真是大煞风景!让很多人本来对张小娴神秘与探究的心情一下被这个标签给毁了。文学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精神领域,想像中功力了得的才女,转身呈现出来的角色竟是情感专家,这是何等的让人跌眼镜?
虽是如此,她的高度,仍需仰望。——关于爱情,她笔下总有百转千回的语句;即便我们知道,再怎么妙笔生花,也抵不过在爱的折腾中冷暖自知,皆因她比旁人更通透,思考更多更深,因而能用细腻的笔调抚慰你不安的内心,紧张、激动、深情、温暖、心疼、悲伤……她都一一摊开给你,告诉你,不要怕,退一万步来说,自己也要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