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时间,对的人
(2012-11-14 16:16:55)
标签:
擦肩而过沈从文胡适徐志摩张爱玲 |
分类: 城市日记 |
到一家女装专卖店去选秋装,进得门,只见大厅中央的一圈沙发上,摔满了衣服裙裤,都是今季新款,连个搁屁股的空间都没有,大堂经理指挥着几个服务生忙成一团,不停地往一个试衣间里送进去衣服,我等她们收拾出沙发的一角来坐下,问:“来了大主顾啦?”她们笑笑顾不上回答,忙不迭去伺候那个试了约有二三十套裙衫的主,撇下我坐在那里喝咖啡。
好不容易,穿了一身自己觉得“稍微像样”的黑色小外套加哈伦裤,那个人从试衣间出来了——以为是个多么嚣张的人,不料却是一个脸红红的微黑微胖的中年妇女,气质是七分淳朴加三分精悍,容易产生好感的。她显然也是这家店的常客,购买量估计还很大,否则那些店员不会趋之若鹜。——承她赏识,一见如故且不由分说地请我这个陌生人替她“参谋把关”,这身,这身,还有这身,我都挑花眼了,你看到底哪身好?
说实话,我不觉得她跟这个牌子的衣服有什么瓜葛,像这类精致休闲风,穿在她身上正是“穿起龙袍不似太子”,大有租来的架势,看得入眼的不多,同样的钱,去买几身正装类的高级时装对她更合适。——这话只能在心里说,若出口,那几个女孩的眼光会杀死我。也许穿累了也试烦了吧,她终于一屁股坐下,接过服务生端来的咖啡,捡了块小松饼吃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年轻的时候,看到好衣服,总恨没钱买,等到有了钱,你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再穿什么都不像样啦!”
我心里咯噔一声——我就是个容易不合时宜到处发愣的人——竟是一时间忘了看衣服。
对的。对的啊。
做梦想要周游世界的人,年轻时苦于囊中羞涩,等到不为钱所困,已经是老胳膊老腿不想再动弹了;拼死拼活拥有了一套大房子的人,以为从此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料拥有了才发现,还要继续拼死拼活拥有更多,才能配得上这已经拥有的,于是一生,都在拼死拼活,没时间享受大房子;再回过头去看走过的道路,看到无数的人面无表情地从身边走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微笑,于千万人之中,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我们要找的人,有意无意,总是早一步,晚一步,消失在千万年千万人中——“噢,你不在这里吗?”——时间和人,永远对不上茬。
……
我想起了沈从文。沈从文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青年时代的沈从文,从湘西乡下出来,由诗人徐志摩的介绍,被上海的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却对来自苏州的女孩张兆和一见钟情,情书如雪片般飞去。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情书去找校长胡适告状。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天真地说: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跟你爸爸熟,跟你爸爸说说,来做个媒?——啊,这样善解人意的校长,我太爱胡适了!后来是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几经曲折,两人终结良缘。
故事,是穷小子追花魁终于得手的俗套桥段,除了里面牵扯的名人甚多,无甚新奇,让我不能忘记的,是沈先生写给张兆和的情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女人。——我喜欢这个“正当最好年龄”。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遇到对的人,而且恰逢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