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怪而不幸的习惯

(2012-09-21 12:31:36)
标签:

旅行时光

地图书店

手绘地图

平江路

京片子

分类: 那些书影人

大约每个人都有奇怪的一面吧?

如我,比较奇怪的是,每到陌生的一地,首先就是买个地图,必须的,我喜欢纸质的地图,这是电子地图也无法替代的——这导致家里的地图堆积;但是,我偏偏又极不擅长看地图,通常拿在手里看了许久,还要在旁人的指点下,才能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要去的目标以及来回的路线,最丢人的一次是在埃及,因为只买到英文地图么,看了半天不得要领,一旁的导游忍不住发笑地提醒我:嘿嘿,你把地图拿倒了耶。

有次在上海参加一个华语散文会,遇到新加坡作家尤今,她说,她也是个地图迷。但是,她显然比我高明得多也专业得多,她每次决定了旅行目的地后,便把形形色色的地图找出来,一面细细地看,一面用红笔把各个大城小镇勾勒出来。她说,地图,是越看越有韵味的,每一个国家的地形,看得久以后,便会慢慢地幻成另外一样东西。

比如:印度,是飞在空中一个菱形的风筝。奥地利,是一支横放的小提琴。日本,是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一条青箭鱼。乌拉圭,是不小心滴落在地上的一滴水。阿根廷是蛋卷冰激凌。智利是一长条被绞着的花布。……只要运用一丁点的想象力,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转换成一个有趣的物体。

而当你踏上那个地方时,再回想一下它的形状,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想——印度的确像风筝,它很努力在挣扎着起飞,然而,众多的人口压在上面,它飞得很沉重。奥地利呢,就是一支小提琴,随意四处走动,到处都是音乐。乌拉圭果真像水,晶莹剔透、玲珑可爱,无论是民风还是景色。说阿根廷像蛋卷冰激凌,表面上歌舞升平,然而,快速贬值的货币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像融化之前的冰激凌,绚丽又美味,一旦开始融化,口糊、手黏,狼狈不堪……

我听得心悦诚服,才女啊!不久收到她寄给我的一本书,是她的散文集,关于地图的这番话,已被她写成一篇散文《地图》收在其中,走过千山万水的她,真不是白走的。

这几年,又有更可爱的“升级版地图”迷住了我,就是手绘游记。

最早看到的手绘游记,是大约5 年前去中欧时,别人送我的一册《叫醒布拉格》,作者是日本漫画家菅泽佳代——成熟细致的手绘插画,朴实可愛的的蜡笔笔触,配以生动发噱的短句,有一种温暖的贴心感,从布拉格到乡间小鎮,教堂、城池、木偶剧、啤酒、音乐、咖啡时光 …… 都在充滿个性的书页之间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慢慢发现这类书还不少:《土耳其手绘行迹》《北欧旅绘日记》《东亚手稿》等等,而它的同类产品“手绘地图”也逐渐风行——地图在实用的基础上,有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真正的收藏意义——有一天,有个外地朋友拿给我看一张精致的“手绘苏州地图”,说是在平江路的小铺子里买到的,哈,原来身边就有这劳什子,俺还兜了这么一大圈来说事!

我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的商店缝隙里,看到一家门脸小小的“地图书店”——专卖各类地图,再冷僻犄角疙瘩的地图都能找到。老板是个30多岁的男人,一口流畅的京片子,从我走进店起,他就一直跟着我,殷勤地问长问短,我好生奇怪,问他,对每个顾客都如此热情服务吗?他说才不是呢,是因为一直以来女顾客少得可怜,稀有动物。我问何故?他说:不是有句话说,幸福的女人都是不买地图的,因为她们看不懂地图。我大惊:啊!为什么?他笑:她们不需要看懂,有男人替她们看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桩血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