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午夜
(2012-05-28 12:46:39)
标签:
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孤独的美食家酥油煎松茸全鱼宴 |
分类: 那些书影人 |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自由而不被打扰,这种孤高的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每个人的最高的治愈。
呃呃,问一下我的博友,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夜猫子,最近午夜在干什么?
我呢,原本打算这个季节锻炼加节食,争取减掉2到3公斤体重,以期提升夏天穿衣的自信指数,夏天不像冬天,身上不该有肉的地方长了肉,可是完全藏不住的呀。——但此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严峻考验,盖因被周围的人着了魔一般煽动着,每天午夜时分,都在看《舌尖上的中国》和《孤独的美食家》。
美食节目在午夜汹涌而出,莫非是特地为了陷吾于痛苦而来?
《舌尖上的中国》是 CCTV 的午夜档,黄金档里据说人们都看古装穿越、婆妈宫斗了么,如此“重口味”在前,“人淡如菊”的纪录片只好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居然也有不少人看得“眼泪与口水齐流”,收视一路上飏,比得那些电视剧都逊色了许多。呵,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水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这要了人命的高清镜头啊,纤毫毕现地直刺眼睛,害得我午夜时分坐立不安百爪挠心,痛苦死了。
东京电视台(TX)也把《孤独的美食家》排在午夜档,作为之前的深夜剧《午夜食堂》的延续。一开始看到海报上秋色的基调和主角大叔那张苦逼的脸,还有硕大的“孤独”二字,还以为又是讲疏离啊羁绊啊人生啊的忧郁系电视剧,没想到一看之下,从色彩到基调到镜头切换,居然都带着轻快调侃的活泼,所介绍的美食在东京都有真实店家存在,很平常的烤鸡肉串,关东煮,梅干炒饭,大阪烧之类,每每看着大叔大快朵颐,我都觉得把这部剧作为睡前剧真是失策啊!他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地走在街头时,只剩下我咽着口水辗转反侧。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自由而不被打扰,这种孤高的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每个人的最高的治愈。——这段喃喃自语,美食大叔每集的开头都要唠叨一遍。——民以食为天,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古今同矣,天下同矣。
但是,咱中国的这个剧组,好歹是拍过《大国崛起》《故宫》的,让他们讲吃,杀鸡用牛刀也。那就这么着吧,一个味道,得从延边的泡菜开始,到香港的腊肠,到湘西的腌肉,到安徽的臭鳜鱼,再到上海的糟醉,再到台湾的乌鱼子……不如此不足以表现中国之大涵盖之广,据说的确是兵分几路拍摄的。镜头横向开阖,挥毫泼墨间,每个点都要有意无意间照顾到,其实也蛮累啊。
日本国不同。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境界,人情止于一声谢谢,因为对人所求甚少,他也少有不快活的理由。看见烤肉喷香滋啦,饭就添了一碗又一碗,最快活的事,似乎就是吸溜着味增汤,嘴边流下酱汁,还毫不避讳地打个大饱嗝,然后无比满足地发出一声“哟西”。他娘的,这也叫美食家?我的朋友看得连连感慨:日本人生活真不容易啊,一碗担担面吃得这么起劲!它的镜头开口处极小,是往纵深走的,很独。
……
唉,看来我的减重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虽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但这种过于克制的人生,本身得丧失多少乐趣啊。记得当年采访刘嘉玲时,我赞了一句她体型保持得好,她对我笑笑,幽幽的说,“几十年来,我没有吃过饱饭……”
所以,能够把欲望放低,满足于最单纯的快乐,也是一种生活修炼。——我想,这大概是所有的美食节目最终想告诉大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