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害怕配不上经历过的苦难

(2012-03-16 12:44:00)
标签:

反省能力

宅心仁厚

孔子

颜回

醍醐灌顶

分类: 自圆其说

认识一个长年累月不快乐的人,她记得住别人对自己的每一点不好,并以同样出色的记忆力记得住自己对别人的每一点好。

她源源不断地被人辜负着——她确实对人很热心,也确实碰到过一些不领情的人。

就拿她的离婚来说吧。那个男的是有点薄情,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一辈子遇到的,都是宅心仁厚的人,况且以我的眼光来看,那人也不算十足的刻薄人,只是普通人里偏不厚道的那种。遇到这种人,跟遇到偏厚道的人概率差不多,可以视为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可以做的,是不去激发他刻薄的那一面,而尽量朝好的一方面引导。而这个人呢,她就是一定要当众指出并企图纠正老公的种种“刻薄”,最后闹得鸡飞狗跳以离婚收场。

至于说她被另外一些人辜负,我觉得也有自找的成分,谁要她一开始不由分说不加鉴别非要对别人好?凭什么别人就得是她所设定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好人?不是人家让她落了空,是她自说自话所以自找没趣。触了霉头后应该反省到这些,但是她偏偏就不。于是只能再一次次地重蹈覆辙,难逃这个循环。

比起她的诸多哀怨,我觉得,上天没有给她反省的能力,这才是最值得抱怨的事情。

反省,是很重要的能力。出了问题,你是怪别人还是怪自己?怪别人比较容易,脑筋都不用动,还能带来快感。怪自己则需要大脑转上几个圈,还有点小痛苦。但是前者不解决问题,你永远会遇上不能尽如人意的人,上帝不是专门为你设计这个世界的;后者则在一次次痛苦的磨砺中,使你懂得了避让,即使避让不了,也能够安然面对,如是方能心平气和,方能自由自在。

孔子在学生里,经常赞美的是颜回,他说颜回“不推诿,不贰过”。颜回好学,不只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为了得到智慧。所以,离开书本,他还擅于在人生体验里提炼真理,珍惜所有的麻烦,通过反省,在遇到的麻烦里沙里淘金,才能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前几天跟一位著名的培训大师对话。他说,他早前在一家大公司供职时,特别想当个部门经理,可领导就是不提拔他,他为此日夜烦恼。终于有一天,朝夕盼望的晋升文件发到了他手里,他看了很久,突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问自己:难道我孜孜以求的就是这么一张纸?这又有什么意思?想了一夜,他决定辞职,然后到丽江租了一个小院,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一年。那个院子里有一棵梨树,春天,梨树开花的时节,他就会搬把躺椅沏一壶茶,拿一本以前来不及读的书,喝两口茶,读几页书,雪白的梨花一片片飘落到他的书页中。

我问,那时候,你想些什么呢?

他不满道:你前面的提问一直蛮精彩,最后这一问怎如此败笔?告诉你,那种时候是不该想什么的,脑子是完全放空的,人的生活里需要有这样的“梨花一瞬”,就是说,如果你想过得幸福,仅有钞票是不够的,你需要活在某种文明之中。

我承认,大师就是大师,这话说得真好。

只是暂时,我对“脑子完全放空”还无感。——记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我真害怕自己配不上所经历的苦难。我想,如果将来我的生命里也有那样的“梨花一瞬”,我大概会像数钞票一般,把经历的苦难(其实我早就通过反省懂得,自己并不具备谈论苦难的资格,那就把遇到的各种麻烦都算上吧)逐一回想?到那时,所有的麻烦或曰苦难,经过反省,或许也都已经转化为美好的回忆,想着想着,一个人会乐不可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