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穿越一回
(2011-12-29 12:41:48)
标签:
穿越唐宋封闭和开放清明上河图豪放 |
分类: 娱眼 |
总结2011年的流行词,“穿越”绝对要算一个——具体指标为:电视剧但凡是穿越剧都能走红;领导作报告也会冒出“穿越”以显时髦;饭桌上只要提起穿越,人人都能插一杠嘴。
俺是个哪怕在正襟危坐的场合,都会胡思乱想的人啊,怎禁得,忽然就身陷可以让人腾挪转移到处穿越的当下?立刻进入角色,喜滋滋地琢磨,我应该回到哪个朝代?
也许我应该生活在宋代?
很多人喜欢唐代,毕竟大唐帝国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它曾经以自己绚丽的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可是史载,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有52座。唐朝的南方长江中下流域,大部分是落后的蛮夷之地,乃“化外之国”,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而宋朝的杭州、苏州、成都,都是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江南瘴疠地”与“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差距。
唐朝的城市“坊市封闭”,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宋朝的城市“坊市合一”,居民区与商业区融为一体,首都开封“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啊。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封闭与开放的差距。
所以我还是喜欢宋代呵——我就是生活在那个开放年代里的女人,住在热闹市井间、漫步小桥流水边既看热闹也听柳词的女人。早晨跟着鸟叫声醒来,当然没有咖啡,就自己吊起井水煮茶喝吧。日常忙于持家,柴米油盐,闲来读几卷书,窗外北山抱青。当然也有闺中蜜友,知心爱人,常常结伴同行,女人和女人窃窃私语,书生和书生壮志豪情。也谈国事,但没有怨言糟蹋心情,也聊风月情色,多少事,不过淡然一笑。
旁边有个男士说:我最想回到大唐,去寻找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只是想告诉她:姐姐,亏得您那会儿,世面上以肥为美,要放在今天,光一个减肥,就折腾您个半死。——宋朝的男人会如此吗?那个年代的男人决不油嘴滑舌的轻薄,就算才子们去跟名妓调情,也有文雅和风流的底气在。宋代人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他们的豪放和从容,他们是舒缓的,清朗的,大气的,不急赤白脸,不秽言恶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杨柳岸晓风残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还是摆脱现实的纠缠,回到自己梦想的朝代,面朝大海,真的春暖花开。
不用操心楼市起落,不用操心股指升降,也不为年终的薪金能否到手担惊受怕。简单到怎么样都好。光阴细水长流,高天流云悠悠。一个喜欢抬头看云的人,总有无限心事,愁肠百结,这也是当年的我和千年以后今天的我,唯一相似的地方。——当我想念某人或思索某事,就习惯地抬头看云,有人跟我一样吗?那么,即使我们看的不是同一片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会同时拍下那一刻天上的云,回去发到各自的博客上,那云,也仿佛有了宋词或豪放或婉约的韵律。
旁人听说,我正在思考要回到哪个年代的问题,便笑:好酸。你不见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学会了享受“活在当下”,甘心处在一种速朽的模式?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有那么多的穿越剧?
前一篇:散落在记忆里的圣诞节
后一篇:豪门婚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