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有段时间在香港做采访,闲来随手翻翻报刊,头条大字都是这样的新闻:
为博新婚娇妻李嘉欣欢心,许晋亨在情人节当天,豪掷10万港元搭乘专机直落半岛酒店,与佳人共览维港夜景。
梁朝伟讨好刘嘉玲的方式没有如此铺张,但在伊人生日那天,于高档法国餐厅摆下烛光晚宴,为“老夫老妻”式的生活增加醇香。
身上还带东北泥土味的小沈阳,也正携妻频频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女士们看图片看得仔细:哦,人家老婆拎的倒是LV的包包呢。
那可是一个物质社会啊。
一个做时尚业的朋友曾经对我说:我最讨厌LV的包, 俗,
满大街都是,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结果她被公司派驻香港工作,我们在香港见面时,她拎的是LV最新款的红色包包,问她怎么也随了俗?她说,有什么办法呢?每天上班,香港同事的眼睛锥子一样看你的衣鞋包,我总不能让人笑话是一土鳖吧?
今年春天她嫁给了一个美国人,结婚的时候,老公问她有什么爱好,她说自己已经患上了“职业病”,见不得名牌的衣服和鞋子,一见就有购买的冲动,个人的收入几乎全部花在这上头了。老公笑了,说,还好还好,只是衣服鞋子,不是别墅跑车啊!
因为自认此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购买名牌的衣鞋包嘛,去美国之前,她花了好几天时间,反复权衡,考虑各种场合的需要,又忍痛割爱,跟许多以前花费小心思和大价钱买来的名牌货作了颇为残忍的告别,最后带了两大箱精心筛选的几个大品牌的服装包包和高跟鞋上了飞机,一路还担心到大洋彼岸会露怯。
到了定居的地方,是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美丽的城市, 却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穿得很休闲随意,她穿着高跟鞋, 拿着GUCCI的包,
自己都觉得很别扭。一天和邻居们一起聊天,
她们说,我们从来不关心别人穿什么戴什么。后来又认识了好几个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中国朋友,说得更绝:奢侈品在这里没意义,这里的人甚至看不起整天穿戴名牌的人,
觉得他们肤浅,虽然大家的普遍收入都不低。
去了几个月,她逛遍了SHOPPING MALL,也没发现一个卖LV的店,服装么倒是有很多,但都是美国本土的品牌。就算你浑身名牌,
也没有人对你啧啧欣赏;你一个月里尽穿T恤牛仔,别人也不觉得奇怪,人家跟你面对面说话,眼睛只对着你的眼睛,根本不打量你的衣着和拎包。
她在电话上跟我谈起这些,我说,美国人是很自我的,才不在乎别人穿什么呢,他们觉得这是你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
她怏怏道,没想到我是俏眉眼做给了瞎子看。也好, 从今后省了我一大笔费用。
接着又兴奋地说,我可以攒足了钱,花在旅游上,到欧洲和香港去狂购名牌!
咦?还是没有转过弯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