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美食

标签:
老百姓爱吃下品就是这样名菜 |
分类: 茶余饭后 |
http://s14/mw690/5dc56b65gd2f66ef1ab7d&690
年关将近,想聊些轻松的话题。正巧近来读了一本关于名人与美食的书——《名人吃喝那些事儿》,书中讲了64位古今知名人士发生在厨坊烹坛的奇闻异事。闲来无事,聊聊助兴。
http://s8/mw690/5dc56b65gd2f6720af997&690
中国自古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说,原话出自于老子,意思是治理大国应该象烹小鱼一样小心,动作大了就会把小鱼弄烂。反映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就是“不折腾”、“不扰民”,以“无为”达到“无不为”。这句话本来是个比喻,烹调大师未必能够治理国家,这是很明白的事。可是历史上却真的有从厨子转为名相的故事,这就是被后代尊称为“厨祖”的伊尹。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将饮食的色、香、味、形融入到治国方略之中。就是这位奴隶出身的伊尹,被商汤委以右相之职,辅佐商汤,打败暴虐的夏桀,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换代。他还先后辅佐过五位天子,奠定了商朝六百余年的基业。你说他厉害不?
http://s8/mw690/5dc56b65gd2f6785d1ba7&690同样从名厨出身,走上政坛,与伊尹并称“厨祖”的,还有一位名叫易牙。他是专管料理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饮食的厨师,由于练就一手绝好的烹调技艺,深得齐桓公欢心。他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子适君”——为了满足齐桓公的口欲,竟将自己三岁的亲生儿子蒸了献给桓公吃。
晚年的齐桓公昏庸无道,居然突发奇想,让易牙出任宰相,执掌政权,结果惹出了杀身之祸。在他病重时,易牙和竖貂发动政变,将他活活饿死在深宫之中。桓公死后,易牙大开杀戒,祸乱齐国。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易牙“杀子烹献”在前,又“杀君谋逆”在后,其阴险毒辣,匪夷所思。人格卑劣,令人不齿。然而,这并不影响他“烹坛圣手”的地位。他厨艺之高超,确实天下无双。他是中国第一个将烹饪和医疗结合起来创造食疗法的厨师,并对我国最早的地方菜——鲁菜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早在宋朝时,易牙已被列为厨行祖师。中国民间常将改善伙食说成是“打牙祭”,所谓“牙祭”指的便是“易牙的祭祀”。在台湾高雄市还有一间全岛唯一的易牙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易牙生日之时,在易牙庙举行祭祀大典。可见在中国什么行当都可以成神的,易牙便是缺德的“厨神”。
好菜是让人品尝的。厨师离不开食客,名厨师更离不开美食家。说起古代的“知味者”委实不少。易牙便是天生的“知味者”,传说他能用舌头把齐国境内的两条河流淄水与渑水分辨出来,百不失一。
http://s2/mw690/5dc56b65g7b7f0c9308c1&690宋朝的改革家王安石鉴食有方,也有这个本领。王安石老年患病,太医让他饮阳羡茶,须用长江中峡(巫峡)之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托他带一瓮。不久,苏东坡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取水煎茶,但见茶色半晌才慢慢现出来。王安石问东坡水取自何方,东坡说是中峡。玉安石笑道:“此乃下峡(西陵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如实告之,此水果然取自下峡。王安石观茶色便知水源,真是太神了。不仅如此,他还能通过一根蒸熟的鱼刺来辨别“正宗”的武昌鱼。其秘诀是利用武昌鱼油脂厚的特点,鱼刺入水后即浮起油花的便是武昌鱼。他出色的食鱼知识让同样知味的苏东坡大为钦佩,成为王安石与苏东坡交往的一段佳话。
还有一位识味的奇人,名叫苻朗。晋朝人,前秦苻坚的侄子,官拜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降晋后,加封员外散骑侍郎。苻坚称他为“千里驹”,但此人的能耐不在腿上而在嘴上。说起苻朗的辨味本领真叫绝了。他能在五味俱全,琳琅满目的盛宴上,分辨出生盐与熟盐的区别。夹起一块鸡肉,入嘴咀嚼后,即能判定这只鸡是笼养还是放养的。更匪夷所思的是他食鹅能知其毛色。有一次苻朗与好友共吃烧鹅,他没吃几口,竟能指出盘中的鹅哪儿长的是黑毛,哪儿是白毛。朋友不信,决定专门验证,让他再试一次。朋友命人宰鹅时先将毛色有区别的部位做好记号,煮熟后再请苻朗评点。苻朗一一应对,无毫厘之差。
做个美食家不容易,要有文化修养,要有闲情逸致,还得有经济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行家说,美食家有上中下三品:上品懂吃,中品好吃,下品能吃。中品下品的美食家只能称老饕,唯有上品的美食家深谙烹饪之道,懂得餐饮的奥妙,这才是真正的美食家。
http://s6/mw690/5dc56b65gd2f68b1435a5&690
袁枚官职不高,只做了几任县太爷。他能诗会文,最大的嗜好就是吃。他之所以出名,就因为他留下了一本传世食经《随园食单》。这本书详尽分析了150多种荤素菜不同的烹调方法,从选材、配料、调味到掌握火候,均说得头头是道。至今,淮阳菜、本帮菜、杭菜、徽菜,万变不离其宗,都跳不出这本食单。
http://s6/mw690/5dc56b65g7b7f0e3f9cf5&690
清代另一位烹饪理论水平相当高的奇人叫李渔,他是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家和小说家,也是典型的文人吃客,以《闲情偶记》一书名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