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兰德简介
保罗·兰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他以功能性和
适用性为出发点,运用极简、蒙太奇、拼贴等设计艺术表现手法,将
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概括为简洁、理性的设计语言并应
用于商业美术之中,以其独有的想象力契合着商业与艺术的两大领域,
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风貌。
作品创作手法透析
兰德设计出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因为他深谙设计的法
则,具有能够把简单变成复杂,把复杂变成简明,把普通变成神奇的
设计能力。譬如在补色与对比色的处理上、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复杂
的有机图形的混合使用上、在处理细部与整体的关系上都能驾驭自如,
以上这些在兰德企业形象设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是为世人留下IBM
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UPS快递公司等不朽的企业形象设计。

图2
IBM公司 1956年标志 42岁/图3 IBM公司 1976年标志 62岁
1)极简的艺术手法
“简化”的反义词是“复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简化是指设计师
用精练的设计语言,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
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在兰德的众多设计作品
中将简化这一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笔者将其这一重要特征称之为
“极简”。
由于深受包毫斯建筑美学和欧洲字体艺术的影响,兰德设计的标志透
析着建筑般的机能性和新字体艺术的易读性。兰德认为标志作为一个
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其表现必须强而有力且容易记忆,IBM公司的企
业标志和形象设计是兰德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打字机、电
脑和计时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为了便于记忆,兰德将其名缩写为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以便更好的传播公司形象,在
对这几个字进行设计时,结合IBM公司以事务机器及打字机起家这一历
史,将“IBM”三个字母的形象特征设计成打字机打印风格,“B”字母
中间负形设计成两个方孔,与其经营打孔机这一业务紧密相扣。标志醒
目、简洁、贴切,透过这个崭新的外形传达出IBM最基本的营业内容,
1976年,保罗•兰德又为IBM公司设计了八条横纹的变体标志,并选定标
准色为蓝色。如图3,水平的等线构成处理让人心里产生电磁波振动的动
感,既传达了公司高科技行业的性质,又寓意了公司发展理念:严谨、
科学、前卫且充满激情。这个标志简练概括、新颖大方且具有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兰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项目,将IBM新的标志形象广泛运用
在与公司有关的一切物体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以及优秀的售后服
务,体现“IBM就是服务”的理念。IBM公司新的形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最终成为公众信任的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这个兼具标准图、标准字
标准色的IBM标志,得到了许多评论家极高的评价,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企
业形象设计课程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图4 美国广播公司标志 1962年
美学家库尔特·贝德特把艺术简化解释为“在洞察本质的基础上所掌握
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这个本质,就是其余一切事物都从属于它的那个
本质。”兰德真可谓对“这一聪明的组织手段”运筹帷幄,他设计的作
品视觉秩序清晰明确、画面简洁,却不影响主题思想和丰富信息的传递。
图4是1962年兰德为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创作的标志,标志中abc字母水平构图,字母形态的设计及整体空间的处
理上集中体现了以极简的特征来强调作品内在魅力,通过简化各种视觉元
素,寻找最佳的组合排列方式,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2)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
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
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图5 IBM的招贴设计Eye-Bee-M 1981年/图6 IBM招贴广告设计
1980年
保罗•兰德对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掌握、借鉴并运用于平面设计中,是
其在视觉心理上的又一成就。如图5、6是IBM公司的招贴设计,也是兰德
的传世之作,在招贴设计和字体设计领域的开拓探索给他的设计职业带来
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功能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他在内容和
形式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简洁地表达内容,无须
华丽的语句;不好的作品只是流于形式、是肤浅的。他总是试图在广告作
品中引导受众主动探索和诠释广告传达的内容。在图5招贴中,一个眼睛、
一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logo:“I”设计成眼睛,是对人的关爱;
“B”设计成蜜蜂图形,代表的是辛勤劳动;“M”信息与科技,是对技术的
不断创新。在创作时兰德并不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来设计这幅招贴,而是把
这些符号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然后再将各种符号信息重新组合。体现
了IBM一直在锐意创新、辛勤劳动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格独特又构成得和
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创造价值,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合乎观众的
接受心理。
兰德不断探寻蒙太奇的平面表现方式,他从二维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
受众的关系之中去发掘平面设计的无限可能。图6设计的主题是推广IBM企
业文化的招贴,作品的黑色边框和白色的背景可以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
招贴的主要内容上。RM是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色相
与IBM产品色彩风格相同采用黑色,体现了IBM的产品形象与专业精神;橙
色的圆象征“能源”(Energy)体现了一种活力;循环箭头象征着“资源
保护”(Materials Conservation)采用赤色,表现了一种流动和广泛认可;
“方向盘”是“共乘”(Ridesharing)采用接近海洋颜色的蓝,表示了共享
这一主题;绿树是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使用自然最初的色
彩绿色,反映了生命的价值和健康的意义。画面通过色彩补色对比原理,形
成视觉对比效果,让受众生成强烈的视觉印象。这幅作品表达形式不拘一格,
富于变化,体现着IBM的专业精神与产品厚重的质感,彰显了IBM的理念与企
业文化,达到了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目的。

图7“desi8n 63 ”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 1963年 / 图8《真实、艺术、表达》
3)拼贴手法的运用
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
最早运用于设计领域的是一些欧洲设计家。由于兰德平时很注重对欧洲艺
术家创作方法的研究,他把这一创作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设计实验。兰德
的拼贴手法多元化,体现在对色彩、肌理、质感及画面的重组构成的丰富
变化上,在他经营的画面中往往还充满着游戏和反讽的趣味。“desi8n
63”
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海报与图8《真实、艺术、表达》,都是兰德以拼贴手
法实现的最佳诠释。在这些作品中兰德把照片拼贴的图形、绘画插图或简
单明确的文字标题,活跃而井然有序地排列于版面之间,代表着当时美国
同类设计的最高水平。兰德的设计中充满着一般设计家不敢采用的补色对
比的混合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复杂的有机图形的混合使用、照片的拼
贴和大色域的结合使用。在节奏的把握、特殊的设计概念与品位等方面,
都充分显示了保罗•兰德对设计的深刻认识及对视觉心理的控制能力。通过
对拼贴艺术手法的运用,兰德创造出一个以集结视觉引力、多重内涵与视
觉趣味的视觉世界,搭建起自己的感官世界与受众间的桥梁。
总结
保罗•兰德的设计实践领域极其广泛,但其作品设计风貌却不拘一格,富于
变化,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兰德将出发点和归宿
点都以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坚持简洁洗练、自由和隽永的艺术表现之路。
色彩运用鲜明且强烈,作品独具清新诙谐的幽默感,使得兰德的作品思想
蕴意丰富且韵味无穷。兰德在设计领域的突破,给消费者开拓了新的设计
文化风貌。
兰德的设计以其严谨的构图、线面简洁的几何图形,拒绝了无谓的形式而
独求平面艺术的真谛,承袭着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派设计理念和和美学原
则。为了将20世纪上半叶包豪斯倡导的设计哲学和理性之美,切实应用到
商业美术中来,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设计艺术发历史上兰德的贡献不
单是创作了一幅幅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平面作品,而是把一个新的设计文化
提高到了理论上的高度,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
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
/////////////////////////////////////////////////////////////////////////////////////////////
设计 觉-悟-解
人生道路是一个轮回
活着
心水要好...
人赋予物感情
物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使用性
设计无处不在
毫不陌生
设计是交流和感动
恒于心 鉴于形
设计需承的住气有始有终
从出生地和生活地寻找设计
先研究人物
再研究设计
好的设计是二者的结合
缩短创意和执行的距离
二者结合即为设计师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