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野|为何反贪腐是中国体制的永久任务?
(2023-09-11 10:24:30)【导引】“既要鼓励大家干工作的积极性,又要让大家能够从反面角色上汲取教训,把贪腐人员变成改进工作的耗材燃料。如果没有这些贪腐人员作为斗争对象,大家反而很容易麻痹大意失去阶级觉悟和战斗力。……”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
为何反贪腐是中国体制的永久任务?
——邹天石
中国历代都有反贪腐的名人,新中国建立后反贪腐具备了全新意义和作用。中、西方体制不同,在反贪腐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多党制的“贪腐合法化”!
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多党轮替制度,谋求依靠不同政党之间相互监督到达缓解贪腐的目的,这种模式往往导致“贪腐合法化”的严重后果。
例如,美国的超级选举委员会吸纳大量企业和富人捐款,而普通选民的捐款金额是被严格限制的,政治捐献明明是一种贿赂却变成了合法利益输送。
又例如,美国的医疗领域每年开支占GDP的20%,司法费用占6%,远远高于教育支出和工农业产值,许多私人资本巧取豪夺变成了合法行为。
表面上公务员不允许收贿赂,但私人企业和利益集团集体瓜分社会资源财富比比皆是。这种政党其实并没有反腐败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自我监督检查机构,只能依赖外部司法和舆论监督,隔靴挠痒,在发展中国家尤其贪腐严重。
中国反贪腐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有政府内部监督机制的传统,清廉恤民始终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尽管这在旧社会如同虚设。新中国政府是人民政府,由党统一领导各领域的工作,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
中共在反贪腐上是历史上最严厉的,不但内部有多种监督检查组织,而且还有民主党派的监督和普通百姓的反馈渠道,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与西方反腐体制不同,中国这种内部反腐体系发挥出主动精神,不断在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反贪腐成为维护党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人问为何如此严格反贪腐还是无法清除贪腐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人性中带有某种贪腐陋习,利益诱惑随着权力增加而增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二是既然贪腐无法根除,自然在工作中需要预设好防火墙,如同修建河堤一般,事先控制好风险。
既要鼓励大家干工作的积极性,又要让大家能够从反面角色上汲取教训,把贪腐人员变成改进工作的耗材燃料。如果没有这些贪腐人员作为斗争对象,大家反而很容易麻痹大意失去阶级觉悟和战斗力。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上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天石先生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