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角|普京一个人的战争
(2023-02-01 11:10:22)【导引】“普京非常明白自己是支撑俄罗斯帝国唯一的顶梁柱,官僚体系吃里扒外,百姓多数看热闹,盟国也不怀好意,只好独自撑下去了。问题是乌克兰的资源越打越多,俄罗斯越打资源越少,普京只能成为一个悲剧民族英雄。”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以下为天石先生谈普京一个人的战争。
一个人的战争
——邹天石
俄乌战争让世界震惊,但对于普京却是唯一选择。我们要理解这点就必须从经济角度分析。
俄罗斯的角色与挑战
俄罗斯在历史上曾是欧洲阻挡东方蛮族入侵的角色,蒙古人西征把一盘散沙的斯拉夫人小公国们变成了一个半渔猎半农耕的公国联盟,俄罗斯的前身就是莫斯科公国,它扮演着蒙古人代理人角色。
当蒙古势力退潮后,俄罗斯迅速填补了这一巨大的领土真空,取代了蒙古人的秩序输出角色。俄罗斯从来不被欧洲接受,只有打败拿破仑后才当上了欧洲宪兵,但这个角色令欧洲人怀恨在心。
辽阔的领土对于只有一亿多人口的俄罗斯不是福音而是挑战,漫长的运输线,人口的稀落分布,种族复杂的人口结构,无疑让俄罗斯经济成本高企,不得不选择能源和军火产业为主体结构,但这恰恰是西方国家最忌讳的事情。
在这个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印度和南美洲国家可以选择躺平接受西方秩序,实施“民选”体制,虽然主权被侵蚀,但可以节省维护秩序的部分成本,而中国和越南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与西方达成经济分工。
当中、越这样的打工仔搞出口贸易,也可以某种程度上获得西方容忍接受,唯独俄罗斯面对西方国家无所适从,既不能取代西方秩序,又无法建立自己的独立秩序地盘,变成了一只徘徊在北极圈里的白熊。
难以改变的官僚与民心
俄罗斯一直把乌克兰当成自己的同胞骨肉,但在西方秩序体系中这只是一种错觉。乌克兰人要加入西方阵营就是为了摆脱白熊命运,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即使乌克兰人统统战死也无法改变这片土地上的民心。
同样道理,俄罗斯内部的官僚体系早已蠢蠢欲动,他们巴不得普京投降认输,快快放弃亚洲领土建立一个纯欧洲人的俄罗斯共和国,让官僚们分享地方自治权力。这意味着俄罗斯再次回归公国体制时代。
皇俄党们虽然意淫重新建立俄罗斯帝国,他们根本没有足够资源实现这个目标,更无法克服西方的遏制。从西方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存在就是西方秩序的负资产,清理干净才能防止中国秩序输出。
俄罗斯和中国占有欧亚大陆核心地带,一旦中国的人口和俄罗斯的资源融合一体,必然联合伊朗与土耳其,形成对印度的挤压牵制,动摇整个西方秩序体制。俄乌战争提供了一个关键窗口期,西方国家必须首先干掉俄罗斯,将它变成几个小公国加以分而治之。
普京非常明白自己是支撑俄罗斯帝国唯一的顶梁柱,官僚体系吃里扒外,百姓多数看热闹,盟国也不怀好意,只好独自撑下去了。问题是乌克兰的资源越打越多,俄罗斯越打资源越少,普京只能成为一个悲剧民族英雄。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相关创作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主流所称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