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视角|亚洲需要熊猫和“加拿大”:忽然发现了俄罗斯!

标签:
亚洲需要“加拿大” |
【导引】“俄罗斯很难再从欧洲找到不冻港,也无法找到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地区市场愿意和自己融合,同样道理,亚洲需要一个‘加拿大’,它变成一个温和的熊猫,而不再是彪悍的北极熊。
” 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这里是雨果云录。
亚洲忽然发现了俄罗斯
——邹天石
苏联瓦解之后,几乎所有前苏联加盟国都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如果没有俄罗斯打的那几场仗,普京也只是默默无闻的人物。
1.一个严重失血的国度
尽管俄罗斯在过去二十年中努力扭转经济危机,但还是变成了一个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一个世界性加油站,人们无法理解为何现在的俄罗斯与当年的苏联差距如此之大。
前苏联加上其他华沙条约组织国也只有三亿人口,却能够形成一个达到美国60%GDP规模的集团,如今却只有中国江苏省GDP规模,他们的生产力忽然间都蒸发到哪里了?
到俄罗斯走一圈就明白,到处都是破落的工厂和公路,人们生活在工业时代的陈迹中,夏天虽然美丽,但却无法抗衡寒冬的阴冷无情,俄罗斯失去了苏联时代的人气,人口老化,社交贫乏,教育凋零、在这片辽阔土地上慢慢等待消失,很像是当年蒙古帝国消亡后的情景。这是一个严重失血的国度。
俄罗斯曾两次威慑欧洲,第一次是打败拿破仑之后成为了欧洲宪兵,第二次是打败希特勒后建立来华沙条约集团,两次都是战争给予的机遇,两次都是从防御战开始反攻取得胜利。
2.错过搭中国改革发展快车
如今的俄罗斯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不再能够动员全民皆兵,更难以和西方打消耗战,面对西方咄咄逼人,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拼死一搏,或者变成一个大号亚洲国家。
俄罗斯其实最大的失误就是错过了搭中国改革发展快车的机遇,欧洲人不接受这个大个子,嫌它太大,它自己却认定自己要做欧洲人,对加入东亚地区经济体十分犹豫。
而俄罗斯其实目前已经变成了“加拿大”;加拿大GDP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俄罗斯GDP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如果我们把中国地图和美国地图对比,马上会发现两国的惊人相似之处:
美国北面是个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中国北面也是地广人稀的俄罗斯;美国南面是工业比较落后但人口众多的墨西哥,中国南面是同样人口众多但工业落后的中南半岛国家。
不同的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从北往南流,中国长江从西向东淌。我在论文中就设想了一种中俄经济关系模式:以中俄为核心地缘板块形成另一个“美国体系”,包含日本、韩国、东南亚成为经济联盟,形成美洲、亚洲、欧洲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发现:亚洲需要熊猫和“加拿大”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文明融合的国家,自元朝之后基本没有大分裂过,朝贡体系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体系能够化解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之间的利益矛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千年的战争纠纷。
俄罗斯很难再从欧洲找到不冻港,也无法找到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地区市场愿意和自己融合,同样道理,亚洲需要一个“加拿大”,它变成一个温和的熊猫,而不再是彪悍的北极熊。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地缘政治及相关著述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学界、政界与传媒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