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观全球观|猫、熊该不该互帮互助?
标签:
猫熊同源本该互助 |
【导引】“作为蒙古帝国的两大继承者,虽然有风雨、有恩怨,但也有互帮互助,这应该是猫、熊不变的老一套,在美西方强迫选边站的关键时刻,既有自主能力,又有战略定力的中国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初心、思想、人文、科普,主流认识恰当表述,这里是雨果云录,本期说一说猫、熊该不该互帮互助。

猫、熊该不该互帮互助?
——孙雨果
俄、乌之战激烈进行中,面对西方各种恫吓,普京祭出了大杀器——核武。中国的网友既密切关注着紧张局势,又关注着在外同胞,对是不是该帮助俄罗斯抵御西方的保卫,讨论,乃至辩论的非常热烈。一方祭出“北极熊综合熊猫习性不同,不相为谋”,另一方马上拿出“都栖息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不是同宗也是同源”予以反驳。
猫、熊还真同宗同源!
从同宗、同源角度来说,北极熊和熊猫好像还真有着共同的祖先,虽然不是亲兄弟,至少也算远房表亲。在远古时期,北极熊和熊猫都是栖息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动物,同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约在几万年前,猫、熊来了一次南辕北辙的大迁徙,一支向南进入中国四川与陕西交界温暖的针阔叶林中温带生活,而另一支却径自一路北上,进入了北极圈附近。
在温暖地带生活的南支熊由于生活条件优越,食物充足,不为生计愁,日益懒散,本是捕食大型动物的凶猛的食肉动物,由于自身得懒惰和缺乏生存危机的压迫,开始逐渐放弃捕食大型动物,转而吃小型动物,后来觉得捕食小型动物也太麻烦,又转而吃植物,吃树叶,吃竹子,最后这个种群就不断退化,它们也因此变成了濒危动物,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熊猫。
而在北极圈内生存的北支熊为了生存,既要不断与海狮海豹们搏斗,还要不断与严酷的生存环境抗争,它们在与外界生存环境搏斗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前辈,身体机能也不断进化,不但体重增长到500公斤以上,原本不会游泳它们竟然能在北冰洋的寒冷海水中游泳长达2个小时之久,不但耐力非常惊人,奔跑时速也高达60公里左右,成为特牛叉的“北极圈之王”—北极熊。
猫、熊之间的恩怨与互助
抛开同宗、同源等血统、地域,个人非常赞同旅美地缘政治学家邹天石先生的“中美关系好只是生活短期内改善一些——富人的利益最多,而中俄关系好却关乎到国家民族求生之所在——重于泰山”。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美西方与俄罗斯在关乎中国生存的大是大非上的相关态度,相信史观清晰的现代中国人有了成熟的判断力。
“中国从来不是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局外人,从清朝到如今,恩恩怨怨不断,但总体上是共赢的……”如果我们以博览古今、横贯东西的大视野再审视中俄关系的风风雨雨,邹天石先生的寥寥数语直达本质,全面、平衡,不失公允。稍远一点,如果没有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抵抗日本,恐怕中国将被日本快速吞并,中国当时确实很难抵抗日本。
再拉近一点来说,如果没有苏联(俄罗斯为主体的前身)对中国的帮助,中国很难熬过朝鲜战争、台海危机、越南战争等等地缘政治压力,甚至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虽然,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有着为本国战略利益的考量,但与毛泽东共同展现的大局意识无疑让中俄双双受益,说苏联对中国的帮助“无疑于雪中送炭、无可取代”一点都不过分。相信这也使得人们对后来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再陌生之所在。
人无义不存,国无义不再!
纵观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所发动的战争,美西方贪婪残暴、趁人之危、见利忘义、得寸进尺、背信弃义的本性可谓暴露无遗。朝鲜战争、云南战争、台海危机,以及北约的五次东扩,到触发如今的俄乌之战,不是威胁中国,就是威胁俄罗斯,甚至威胁中、俄共同的安全利益——朝鲜战争最为典型。
人无义不存!古典社会学的朴素观点早就给出了答案——中、西方均是!国无义不再!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政治学的核心要义,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中国论证!从“日不落”终落,以及德、日法西斯被打败,也包括米国日趋衰落,相应的西方式论证也给出了结论。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从来不是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局外人!作为蒙古帝国的两大继承者,虽然有风雨、有恩怨,但也有互帮互助,这应该是猫、熊不变的老一套,在美西方强迫选边站的关键时刻,既有自主能力,又有战略定力的中国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