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竞争不在于打击力而在于融合力,绝不会忽视有实质性的历史细节

(2021-08-03 09:57:02)
标签:

大国竞争力

打击力与融合力

有实质性的历史细节

【导引】“我们发现大国之间竞争力不在于打击力,而在于融合能力。中美关系应当走出军事和政治对抗,进入一个各自对内融合的时代……”天石说。大国竞争不在于打击力而在于融合力,绝不会忽视有实质性的历史细节

不能忽视有实质性的历史细节

——邹天石

我们往往忽略一些非常带有实质性的历史细节,例如,当年中苏对立,几乎全面开打,周总理说:“中苏一旦开战就没有边界了。”

这句话让苏联人震惊了!据勃列日涅夫后来的解释是:苏联和中国一旦失去边界就会造成苏联人被7亿中国人同化。苏联人如果没有了中国,不但美国会趁虚而入,本身人口融合能力也会骤然下降。

从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发现大国之间竞争力不在于打击力,而在于融合能力。如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军事谈判机制,实施大国战略风险转移方针,例如:

即使开战也从小哥代理人先开打,谈不成才走下一步,在大国边缘地区进行次级虚拟战争,最终才是虚拟双方核心区战争,极力避免终极相互毁灭。

随着科技发展,各国都更加难以承受军事打击,例如,台独很嚣张,但实际上台积电却更加脆弱,一发火箭弹足以停顿全球芯片市场。可见,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上都要求人类必须学会控制暴力使用。

中美关系应当走出军事和政治对抗,进入一个各自对内融合的时代。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