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评估战争的成本?从经济角度看美国的大算盘与台毒的小算盘

(2021-05-27 08:01:15)
标签:

美国的大算盘

台毒的小算盘

【导引】“美国非常明白一旦东亚发生战争就意味着美元霸权体系崩溃,高科技优势土崩瓦解,二战红利和科技优势落花流水,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成本,这是美国的大算盘。台毒正是看到了美国这个软肋才起劲制造声势……”天石说。如何评估战争的成本?从经济角度看美国的大算盘与台毒的小算盘

如何评估战争的成本?

——邹天石

许多军迷朋友把军事竞争看成是中美最激烈的竞争项目,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误导性……

一战、二战与德、日的失败

近年尽管中美经历了贸易战和南海及台海风云,美国不断秀肌肉,但这些都属于美方的防御性威慑,风险远低于朝鲜和越南战争时期。我们从经济成本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比较准确评估战争风险。

回顾历史,一战和二战都与经济竞争有关,一是德国日本谋求夺取英法海外殖民地,二是德国谋求摆脱经济危机,都必须通过对外战争达成目标,结果不但没有解决经济问题,反而越陷越深。

二战期间日本陷于一个战略思维陷阱,以为可以通过掠夺中国获取对抗西方列强的资源,然后陷入南进战略的资源断流,最后败于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充分暴露了一个资源小国的经济劣势。

美苏争霸与利益导向强于替代导向

二战之后,美苏之间虽然政治对立,军事对峙,但经济发展隔阂,不存在殖民地争夺问题,反而能够斗而不破。

从美国角度看,在机会成本上苏联集团只是鸡肋,薅不到多少羊毛,不值得投资,保留这么一个对手反而更符合军工体利益。从替代成本看和苏联打仗无法控制战争局势,得不偿失,两败俱伤,不如不打,不打就是赢了。

冷战结束后,美元霸权登峰造极,围绕美元形成的全球化带动了美国利益最大化之下的全球资源布局,美国把中国看成了一只大肥羊,用花花纸换取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逐步促使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了一套高科技产业链。

因此,美国倾向于用机会成本核算对华战略,利益导向强于替代导向。正是基于这种格局,美国在东亚的军事战略以威慑力为设计目标,谋求不发生战争,而不是发生战争后获得胜利。

美国的大算盘与台毒的小算盘

美国非常明白一旦东亚发生战争就意味着美元霸权体系崩溃,高科技优势土崩瓦解,二战红利和科技优势落花流水,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成本,这是美国的大算盘。

台毒正是看到了美国这个软肋才起劲制造声势,意图把美国拉到和大陆开战边缘,迫使美国提供更多武器安抚台湾,而且把美国拴住在台海地区,这是他们的小算盘。

台湾有句笑话:“每次选举喊台独,美爹急忙来呵护,军援武器纷纷来,政绩自然有得数。” 因此,美国必须面对一个越来越难以驾驭的民进党台独派,同时却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进入这种恶性循环中。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可分成三个主要领域,短期看金融,中期看科技,长期看出生率,而军事力量竞争相对次要。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