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周义发教授如此讲常识!

(2021-03-16 08:05:22)
标签:

中国画常识

周义发教授

【编辑荐语】“景与情的交融互渗,可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深的情,同时也透进了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充盈着情,情中的具象又皆为景。画家若‘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就必定能进入情景交融的广阔意境,创作出诗情画意俱佳的作品”义发说!        关于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周义发教授如此讲常识!

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

——普及国画常识分论之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古今无别。五代荆浩经常深入大自然观察体验,看到千姿百态的古松, “因惊奇异,遍而赏之”,画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我国现代、当代也都倡导艺术家深入生活,以熔冶心物,创作出天人合一的时代精品。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总论中,笔者强调了国画创作必须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造化,这里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整体意思即为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然而,自然之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美,必须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情与构建的提升及转化过程。关于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周义发教授如此讲常识!

从实质意义上讲,艺术特别是国画艺术,不是再现自然与模仿自然,而是在注重物象真实感的同时,还要注重物情、人情的写生,在物象的基础上应该凸显其内在的情感,体现客体的神采,通过取舍甚至夸张,表现出物象的精神实质。只有重视客体的神韵提炼,结合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才能实现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了千百年来画家的座佑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画者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追求与探索,就能够通过绘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缘物寄情,情景交融,开辟出无限广阔的创作天地。

         二、国画以“似与不似”为妙

  明代的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名言,清代石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潘天寿“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之说,无一不是继承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画论而有所发展的。关于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周义发教授如此讲常识!

体察生活,画家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提炼及概括能力,表现出自然山水神奇变幻的动人气韵,形成懵懂间的艺术形象。虽然看起来与真的山水不完全一样,可是它却比实际客体更真实、更深刻和更生动地表现了真实山水的精气神韵。这些就是“不似之似”之真谛。

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黄宾虹说:“西人之艺术专尚写实,吾国之艺术则取象征;写实者以貌,象征者以神,此为东方艺术独特之精神“。齐白石也认为:“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也”。他们的画作都体现了中国画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必须“似与不似”,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塑造出了比现实生活更美的艺术典型。

       三、国画是心物熔冶的结晶

  中国院体画和文人画在创作中都主张“心物熔冶”,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察万象,先是客观作用于主观,而将客观万象表现于国画,则是以主观呈现客观。这是一个连续的互相作用的过程。要使作品形神兼备,必要求形象塑造与情感表达两者俱生,熔冶于画面。

然而,在这一前提下,院体画更强调形似、写实、再现,以形写神之神,偏重于审美客体之神似,以绘画表现客体景物之情感;而文人画更强调神似、写意、表现,以神写形之神,偏重于主体之神似,即通过绘画表现画家本身的情感寄托。 所以,历代画论论及文人画的本质时,特别倾向于审美主体情感的抒发。关于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方法,周义发教授如此讲常识!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画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渗透,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魂,灵魂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甚至可以这样表述: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若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正如清代画家方士庶在其《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曰上尽蹈虚揖影之妙。”可以说中国画创作的整个精要都在这一段话里。

景与情的交融互渗,可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深的情,同时也透进了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充盈着情,情中的具象又皆为景。画家若“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就必定能进入情景交融的广阔意境,创作出诗情画意俱佳的作品。(周义发  202131日于北京颐源斋)

【关于】周义发,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高级书法师;原文化部审定为国家书法师培训鉴定资格项目专家委员、高级书画评估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孔子美术馆副馆长,多所著名高等学府文法、艺术专业客座教授,荣获中书协、中美协等艺术机构“德艺双馨”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