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道独特之处:“长剑+短刀”齐备,追求不战屈人之兵!

标签:
天石看世界 |
【编者注】“美国的剑术与中国剑术比较接近,也是以求和为目标,贵族气质浓厚。但是美国没有中国的短刀之法,一味谋求远程打击能力,航母编队浩浩荡荡,部署全球,但却无法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决战,不得不打代理人战争,谋求在边缘地区获取优势。”天石说!
中国剑道独特之处
——邹天石
小时候学武术看到一把龙泉剑,那剑很薄,与我们所知道的战国时代青铜剑非常不同,显然缺少刺和砍的力量。武术老师解释说:“中国剑是用来锻炼身体和思想的,不是用来厮杀的,” 我似懂非懂。
后来我练习日本剑术,与中国剑术不同,这种剑术极其追求杀伤力,没有一点多余的虚招,也没有一点退缩的余地,甚至不惜以命换命拼死一招。
后来我问中国剑术老师哪种剑术更好,他回答:“日本武士道是杀身成仁之道,人与剑合一,剑是主体,人是剑的祭品,而中国剑术是一种求生哲学,它追求双方打平手而放弃搏斗,谋求化敌为友,双方共赢。”
我还是很好奇,问:“如果真的必须拼杀时怎么办呢?” 老师说:“其实一般电影小说都忽略了古代中国人的剑品种,一般除了佩剑之外,武士还配一把短刀,通常只有二尺长,这是中国先秦时代的传统。
我们看到的越王勾践剑就是这种,中国剑术其实是用两把剑运用之法。如今电影上总是一手舞剑,另一只手做手式,古人不会这么傻。” 长剑是用来威赫敌手,以剑求和,而短剑才是用来解决战斗的。
“争取优势”与剑术思想
中国现代战争策略也体现了中国人剑术思想,例如,远程战略导弹是“长剑”,追求不战而屈人,短剑则是反介入策略,谋求用最大火力消灭第一岛链内之敌,一决胜负。
日本人的战争思想与其剑术一样,都是依赖拼死一搏,袭击珍珠港就是例子,这是小国战略思维,带有很大投机性。美国的剑术与中国剑术比较接近,也是以求和为目标,贵族气质浓厚。
但是美国没有中国的短刀之法,一味谋求远程打击能力,航母编队浩浩荡荡,部署全球,但却无法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决战,不得不打代理人战争,谋求在边缘地区获取优势。
中美双方都把战略方针锁定于“争取优势”定位上,这是两者剑术思想的一种体现。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