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捉急”的社会生态是怎么炼成的?!

(2019-04-15 10:14:30)
标签:

捉急

分类: J.每周·舆情观察

“公司在催我、女朋友也催我!杭州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后当场崩溃”,说实话,看到这段视频突然引爆网络——个人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最近就在酝酿写一篇: “捉急”的社会生态是怎么炼成的?!看到腾讯编辑选定此话题后,暗想:阳光、快乐的心态——千金都不换,想到一起去了。好了,闲话少叙,还是直奔主题,说几句:

   一是,必须科普一下,“捉急”不叫奋斗,尤其是大部分人都貌似很“捉急”的样子,那应该就是社会病了!比如:一个小问题想不明白,或者一个芝麻小事没干完,就夜不能寐,乃至郁郁寡欢,甚至灵魂不知何处安放的样子——搞得身边人也被这种坏情绪感染就太不正常了!你可以吃好了就睡、睡醒了再想嘛。最为重要的是,看到别人搞了好几个小三,钱也N多,就“捉急”了,肯定有病!能者多劳都不知道,还混什么混!

  二是,又要说一说“不管黑、白”与“只(许)生一个”的巨大后遗症,或称巨大危害了。坑、崩、拐、骗缘何一度大行其道?价值观乱了,带动的必是大多数人开小差!尤其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想想个个狼奔豕突的饥不择食,哪有人这个物种本该拥有的人文关怀,那还活着什么劲?!回归到家庭,呱呱落地的“唯一那个宝”就被一群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素质当然也不够高的供着、捧着,何来大心脏?上学后开始讲规矩,并有竞争时,还矫情——可以再惯一阵子,到了社会,别说真刀真枪,这个催,那个催,那群小心脏能不能行,结果可想而知了……

  三是,“睿智、达观的生活智慧,或称高人潜伏在民间,这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乐见的……”,为此,特别分享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逸程和一个小朋友玩耍时没掌握好分寸,脸上都挂了小彩“被‘’了……”,姥爷晚上来接时笑着问,小家伙笑而不语,跑着先走了。林子大了鸟儿多,虽然瞎吹、乱忽悠折损了我们太多的元气,但源远流长绵延不息五千年的韧性还在,自然优良基因不可能全部湮灭。感性一下:特别喜欢豁达、幽默的东北大老爷们做派,虽然那样的记忆早已定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久违的感觉真好。对了,逸程的姥爷是地道的老东北人,纯爷们做派……

  最后,“无良资本鼓噪败家,乃至剁手的沉沦之下,能有平衡、宽仁的好家人——不捉急不易,“不叫奋斗叫催命”的感觉真不好!能有包容、谦和的好同事不易,优秀互补携手同行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和谐、关爱的人文环境弥足珍贵……”。对了,那些捉急催命之徒,不但污染了周边的环境,还催散了家庭,败坏了事业,酿成了血案,“重复犯错”中害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必须再说一句:请不要为一己之私绑架孩子,更不要拿孩子做胁迫亲人的筹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