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孩子们王嫂老王古道热肠 |
分类: E.雨果专栏·半月谈 |
摘要: “是给女儿多一点?还是给儿子多一点?”、“儿子从小听话,儿媳妇蛮横,他也很难……”,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到曾经的老同事如此为难,我也感叹了多次。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样的遗产?这是很多人进入“耳顺”之后,或许是经常纠结和自问的。“尊老爱幼的德行,古道热肠的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我所看重的,也是较为迫切,希望孩子们传承的。当然,他们愿不愿意接,能否接得住,个人信心不是很足……
作者:孙雨果
老王哥是我到北京工作的首位主管,也是引领我触摸首都的令人尊重的长者。那时的他,岁走过而立,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为人积极向上、古道热肠,我们这些小青年的思想品德,也包括后勤生活,都有王哥与王嫂张罗与教导的痕迹与影子。虽然,因父母病及去世之原因,我不得不在北京与赤峰两个城市间断续着(一大学同学批评我“喜欢回家当牧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老王既是我尊敬的大哥,也是我敬重的老师,他们帮助我迈过了几道难以逾越的坎——特别是精神上的,这是我一生都铭记在心的。
真是光阴似箭无折无返,转眼老王大哥都“到站退休”两年了。“是给女儿多一点?还是给儿子多一点?”、“儿子从小听话,儿媳妇蛮横,他也很难……”,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到曾经的老同事如此为难,我也感叹了多次。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样的遗产?这是很多人进入“耳顺”之后,或许是经常纠结和自问的。“尊老爱幼的德行,古道热肠的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我所看重的,也是较为迫切,希望孩子们传承的。但是,孩子们愿不愿意接,能否接得住,个人信心不是很足,下面综合本人的观察,以及相关的调查,简单说几点看法:
首先,“第三方难以影响的家庭环境”,这是决定孩子们遗产继承的第一因素。从教育学来讲,家庭与学校是两个最难影响的环境,主要是指“第三方的深入影响”,其中,家庭环境毫无疑问的位列最难之首。“由于食物的不同,所以动物的生活方式也就有所不同”,群居、独居动物以最适合摄食的方式生存着,肉食、素食或杂食动物则以选择食物的便利决定着习性。不是“血统论”,“生活方式的不同,必然决定着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这个角度看,宽仁的王哥与善良的王嫂给孩子们留下的精神财富都不会少,完全不必为分配那点小财产而劳神。
其次,社会环境的诱导与误导是最难管控的风险。伴随着信息时代的社会多元化,曾经很难受到外界影响的学校——不再是净土,这也是很多社会学者将其归入“社会因素”的主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加之“不管黑、白”的一味向钱看,进入一个好学校很重要——起跑线不同,遇到一个好老师很重要——德才兼备的不多,考上好大学非常重要——占据的制高点不同,想想一个人的成长要遭遇多少不可预测,主要是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这恐怕也是老王嫂担忧的“对儿子感觉越来越陌生……”之所在。
最后,天赋、阅历与修养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质与成就。“孔子大游学、孟子办学堂”,纵览古今中外,贤达智者大都天赋秉异,阅历丰富加理论素养的深厚,使得他们的学识与修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经常说到修养,修养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活动及其结果。事实上,王家贤侄在人文社会科学已暂露头角,处于“水深缓流,人贵语迟”的重要修炼阶段,这是我偶尔见到,或者主动约这个年轻人喝茶之感受。相反,个人倒是感觉老王哥与老王嫂不够淡定,或称杞人忧天了,传承与修养既然无缝对接的很好,还忧虑什么?
回京期间,与几位学界朋友聊起孩子的成长环境,大家基本对太过单一,进而造成孩子们“缺乏全面视野与综合素质”形成了共识,比如:孩子整天浸泡在小商人堆里——造成EQ低及精于小算计;周游于小官小吏——造成寡廉少信不劳而获;束缚于小文人圈子——则易难立于世及自鸣得意。综合起来,对于孩子们最优的成长环境,必然是仕、学、商诸角色都不缺乏(引导与诱导),仕——拓展视野,学——增加品质,商——明晰利益,才算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纯被一群小商人,或者小文人,也包括小政客围裹的生命都是不幸的,我们想给孩子们留下点什么?确实应该好好归纳和整理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