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果:用“滞后思维”反思天津大爆炸

标签:
大爆炸滞后贪腐天津思维 |
分类: J.每周·舆情观察 |
摘要:截至16日9时,事故现场已发现112具遗体,其中确定身份24人,88人身份尚未确定。经过身份比对,确认此前4具残缺遗体属于两人,死亡人数减少2人,加上15日晚新增10人,目前一共死亡112人。经确认,目前失联人员95人,其中,消防人员85人,包括现役公安消防人员13人,天津港公安消防人员72人。与此同时,国人对这场“最大的人祸”,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反思着:“渎职总是与贪腐相伴而生,并再次显灵?”、“大爆炸摧毁了滨海新区这块‘靓丽的名片’?”等等等。
作者:孙雨果
“天津无新闻”,这只是传媒界对天津从前的调侃,然而,自武长顺落马之后,随着天津的盖子被揭开,没想到,天津竟然以世纪大爆炸的形式,贡献了“天大的新闻”,堪称国难!!!112条鲜活的人命,还有失联的95人,代价太高昂了,特别是,85位年轻消防官兵依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让国人对引发灾难的幕后黑手愤怒不已……
“瑞海国际不去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而去办理《港口经营许可证》这一点就很微妙,好像在故意和港口靠拢”、“能够在港口弄到危险化学品堆场挺难的,抛开这个公司的身份背景,其人脉资源定非常雄厚”、“多个部门表示‘不归我们管’,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更为恐怖的还在延续,灾难发生之后,又见神秘的背景,也见可怕的“人脉”,更见习惯的“三不管”。
几日来,社会学界也在对天津大爆炸、陕西地陷(也包括广东)等等人祸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其中,“破窗效应”成为了频率最高的概念。“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如果大家对(社会)环境都不珍惜,而是将之都当作大痰盂,不难想象,社会生态必然持续恶化。
事实上,对于已经发生的惨剧,个人认为运用哲学上的“滞后思维法”,似乎更能还原其本来面目,进而为“悲剧不再重演”提供更多的思考。哲学理论在市场经济的运用已不鲜见,我们熟悉的国民经济的决算、战后和平条约的缔结、大工程生态质量的考察、大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估、手术疗效的检验、学术著作的评价、重大案件的处理、阶段工作的总结等等,就是运用了有意识滞后思维的方法,这也是认识主体根据需要有意识滞后思维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类思维方法。
之于天津大爆炸,可资滞后观察和检验的应该是N多了:“瑞海非同寻常的实力”源自何处?“多个部门 ‘不归我们管’”有无公权私授?“贪腐有无作梗,并酿成最大的人祸(主因)?”、“渎职总是与贪腐相伴而生,再次显灵?”、“大爆炸摧毁了滨海新区这块‘靓丽的名片’?”、“累积的人祸必然在某一时段大爆发?”等等等。套用一句传媒界的行话“不是津门无新闻,而是新闻不出(津)门”,出了如此巨大的血案,相信谁也捂不住,也兜不住那些隐藏多年的龌龊了吧?这应该是滞后思维对我们的最大益处。
顺便讲三条与大爆炸貌似“有点远”的新闻话题,一是,借助天津大爆炸发国难财的女骗子被抓了!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16日下午发布通报称“杨某某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二是,广西百色助学网站站长王杰因强奸多名幼女被警方控制,伸向桂西北大山深处的魔爪能否被斩断有待进一步观察;三是,落马老虎赵少麟之子亿元在北京开会馆被曝光,其腐败了哪些官员——其中有无天津大爆炸的幕后黑手?所谓万事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都会有个答案。
最后,说完滞后思维——能让我们看到前因后果,尤其是恶果之后,还是以“破窗效应”做个告诫: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理。贪腐是最大的人祸!我们不能再放任无良、无度,不能再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