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果:袁丹的山林会唱歌?青年作家的正能量!
(2014-12-14 21:30:17)
标签:
文化正能量 |
分类: D.雨果专栏·公益中国 |
成功获得“2014年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锐作家”,是离不开小小说名家,也是知名评论家石鸣先生强力推荐的。“袁丹是一位具有良好写作潜质的小小说作家,在她醉心的小小说创作中,她不仅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探索小小说的表现形态,也以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体悟,通过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叙事方式,构筑出自己小小说创作长于虚—实对映的空间,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风格”,石鸣的浓缩与概括获得了小说界的共鸣与认可。
坦率又不失深邃的石鸣似乎对精练一以贯之,“2014年,袁丹在全国各地小小说的主要媒体发表了十多篇小小说作品,这一数量和高产户相比虽不能算多,但其作品却因各自的差异性和表现意蕴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从中也可见出袁丹对待写作的严谨与认真”。当然,袁丹最终获得小小说界最高荣誉,还是在于“以一种浓厚的人文情怀关注现实生活,并以艺术而非说教的方式传递出正向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体现出其写作方向的后续发展潜力”,这也是小小说界近乎一致的看法。
与大多数人的“四十才立”不同,三十岁的袁丹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如今,袁丹不但进入了80后新锐作家群,还担负着广西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之重任。值得关注的是,袁丹倡导健康、阳光,尤其是“心智完整”的生活理念,小小说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广西文学》《青年文摘》等,其中《离婚吧》《紫荆花开了吗》《烟》等作品引起了小小说界强烈的反响……
袁丹出生于桂东的藤县,那里自古文风鼎盛,是广西接受中原文化熏陶、浸染较早,也是广西历史文化积沉极为深厚的大县之一。藤县作为西江流经之地,自古文人辈出。对于上天创造的优厚灵水,以及家乡累积下来的林林总总,袁丹都没有辜负!爱好运动的她在尽情浸泡沐浴的同时,创造了四年冬泳的辉煌。或许从开始学习游泳,到“与江河做斗争”,乃至逐步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和谐,袁丹的作品愈发显得有血有肉,当然,也不时有灵光闪现,妙笔生花的点睛之处……
正如社会学所倡导的“心智完善”那样,“会唱歌的鸟儿有灵性”,同理,“会歌唱的小说家才完整”,袁丹就是那种喜欢歌唱、时时歌唱,并擅长歌唱的笔者,这在今年《广西文学》第九期刊登的《我住的山林会唱歌》里有了完整的体现。其不但记述了“我”到山旮旯里任留守儿童老师,教“小石头”等一帮孩子们认字、唱歌的难得经历,还将“我”从“小石头”奶奶的话里,读懂了亲情和寂寞,还有漫无边际的慌恐。
最触动心灵的是,当某一个深夜,一场大火把山林吞掉,“我”抱着哭得最厉害的“小石头”:“他”伤心至极,他说树不见了,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会找不到路……这是多么痛切的暗喻,这样的言语直击内心。“人类的亲情,就像被大火侵吞的山林,是否还能找到愈合亲情伤口的丝线?失去了家园的坐标,我们是否还能寻找到回归的道路?”,袁丹似乎是用一首富有哲理的歌谣,引发着读者无尽的感触与深省……
正所谓“悲惨的前半部各有不同,求索的后半部基本一致”,作者在文尾适时送出温暖的同时,也送出了希望,“在过了许多年,听到山林通了第一辆汽车,我似乎在梦里看见那个缺门牙的小石头依偎在父母的声旁,甜甜地唱着那首《回家》歌曲……”。至此,寒意渐渐退去,那种回归大自然大彻大悟的原生理念,的确与现实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山林里潺潺流过的山泉,甘甜中夹杂着青涩的原味,让人回味到远久。自然而然的,《上帝是女生》、《等待的海》、《给彩虹盖上被子》等作品同样可以看到如此清晰的逻辑主线……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必然有社会性;文学作品影响受众,则必然承载着公共性,这也是广西几位朋友建议“从社会学角度写写袁丹……”后,决定动笔的主因。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青春、时尚的80后美女作家代表,袁丹能不忘初心,始终以歌者的心态坚持着系列创作,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广大青年作家学习的。袁丹的山林会唱歌,袁丹的心灵一直在歌唱!你、我的山林一定能唱歌,我们的心灵也一定能歌唱,这或许也是我们希冀许久的一种正能量……
备注:本篇已发于光明网,此为完整稿,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