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国内文坛,广西由于“梯次合理的创作队伍,完善的出版体系”,以谭延桐、何述强、彭匈、莫喜生等创作、出版牵头人的身体力行,尤其是对年轻作家的不吝支持,使得袁丹、羊狼、刘景婧为代表的80后作家早已崭露头角,并以阳光、健康,乃至心智完善的姿态,开始引领国人耳熟能详的“新文学桂军”,向更高的品质跨越。袁丹的精灵迥异、羊狼的硬朗豪迈、刘景婧的人文情怀,广泛的关注……
关于袁丹的介绍本该很简单,但因为其作品的跨度——却显得有些“小复杂”,其曾用笔名李冰泪,系广西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80后作家。倡导健康、阳光,尤其是”心智完整”的生活理念,已发作品约15万字,《离婚吧》、《紫荆花开了吗》、《烟》等引起了强烈反响,作品已见诸《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广西文学》《青年文摘》等知名报刊。
事实上,袁丹的《我住的山林会唱歌》给我的印象最大,这篇时间跨度大,情怀跨度大的作品彻底触及了我,“时常听到、看到留守儿童的故事,所以常想要专门抽一段空闲的时间去到山林里和他们在一起,或许我们之间会彼此教会对方一些东西……作家的笔头是无法停止想象的,同时我也制止不了这篇文章的产生并且迅速成文了。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多加关怀关注这些儿童,让他们也能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对于依然单身的袁丹,竟然设计了一个《离婚吧》,让很多熟悉她的朋友忍俊不禁,“能折腾、会折腾,越折腾越全面……”。《离婚吧》很有些无厘头的意味,“当时没有太特别的想法,只是看到街上面有太多的陶吧、酒吧、网吧,我突然就想创一个‘离婚吧’出来。当然,基调应该是有点伤感而结局却是温暖的……”。当然,同样无厘头的是,这就是袁丹的成名作。让亲人震惊的是,“为了体验微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她竟然放弃了高薪,宁愿去电影院干一份苦差事。在苦中有乐里她有了新目标:传播更多的美丽主张,让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袁丹”成为时尚新标识。
羊狼,本名杨怀宇,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天峨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天峨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大量文章见于《中国艺术报》、《广西文学》、《广西文艺界》、《红杉林》等知名报刊杂志,小说《影像里的疼痛》参加海外文轩征文比赛获一等奖,现供职于天峨县旅游局。羊狼的文字给予我的撞击感最强,其硬朗、飘逸、大气的文风应该和我的最贴近,至少“我的文章不会使他读着受累,他的文章也不会让我受累”。
“古城,它与悠悠的沱江相依相伴,那种热烈的繁华与宁静的绵长相辅相成,让古城像一坛窖藏陈酿,弥漫着醉人的气息,让我愈加爱得深沉”(
出自《筑一座穿越时空的城市》)
,“我的哀叹惊醒了一个沉思良久的梦。绣花鞋主人手中那份书卷欲掉从纤纤玉指间,有一滴墨水已经开始浸染了书卷”(
出自《湖水在眼镜边框上行走》)。至于《
最后的河流》,“那就是第十个太阳化身奔流的江河后,南北盘江带着太阳润泽大地的意志热血汇流,浩浩荡荡奔南而来。其所经之处,千江汇聚,万泉融汇,成巨波大浪,日夜汤汤,孕育了锦绣河山”,可谓将磅礴大气推到了一定的高度。
关于刘景婧无比细腻的人文情怀,从其《2014,致我们不朽的少年时光》中,我们读出的不仅仅是感动!“我们不朽的少年时光,我愿意生命永远像最初的开始,那时,一切尚未展开,生活仍然充满所有的未知和可能,等待我们进行一场兴致勃勃的探险。这种想法让我燃烧。也许终其一生,这种冒险也没有结果,但是它让我拥有跨越成败的激情和勇气,即使有一天,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也能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过得多么有意思啊!”。
再从刘景婧为恩师何述强散文集《隔岸动火》的把握上,“七八年前我们曾经日日幻想过的未来,可是如此?然而有一些人,仍是在我们当初的念想中活着的,而且在不为人知的寂寞和艰辛中,仍然活得如同赤子。何述强先生,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你不得不承认刘景婧人文特征有多么的明显。这也是我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愿意为之鼓与呼的主因。
最后,引用袁丹在专栏中所言,“年轻自有纠结,也必有彷徨,所以想说出来,甚至喊出来,希望能得到宝贵的解答。谁能站出来告诉我:支撑心灵的文化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或者说到底能值几个钱?毕竟我们年轻人都在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呢?无论文化的,社会的,乃至财经的“过来人”,应该为这些和我们一样,共同追求品质生活的80后弟弟、妹妹们做点什么,特别是写点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