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张曙光巨资参评院士须顺藤摸瓜

(2013-09-12 22:00:33)
标签:

查清

孙雨果

社会风气

上下

多少钱

分类: E.雨果专栏·半月谈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涉嫌受贿案开庭后,意外牵出新话题。张自曝曾多次参评院士,受贿额中2300万都用于参评院士,在庭上,检方的指控也印证了张曙光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过程有关。有了张曙光的自曝,加之此前“烟草院士”、官员院士等比比案例,公众的质疑难免再次加深:


  2300万元到底送给了中科院的哪些院士,这些人是否应当受到惩治?已经评上两院院士的人员中,有多少人是通过花钱贿选或关系当上院士的?最少要花多少钱才能当院士?像张曙光这样几乎没有任何学术成就的人,怎么可能在学部院士中得到么多选票(三分之二差一票)?是什么人投了张曙光的票?院士选举中还有没有学术的地位?科学的象牙塔的根基是否已经烂掉?


   虽然,中科院学部工作局11日就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发布声明称:张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铁道部推荐为我院院士候选人,两次均未当选,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在此次有关方面的司法调查中,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除其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中科院将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和程序严肃处理。


  但是,仅靠中科院一纸声明恐怕难以挽回消极影响,特别是在“学术归学术”难以彻底澄清相关疑问时,能否通过“司法归司法”的最后保障回归真相,公众的质疑和期待可谓一样的大。今年4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双料外籍院士”的施一公,和与之并称为世界生命科学领域里华人双雄的饶毅双双落选,进一步加重了公众,尤其是科学界的怀疑,如果加上,那个更为著名的“落第案例”,也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质疑可谓一泼未平,一波又起。


  不难看出,自称“我人品太差,做事恶心”的张曙光,几乎就差一步就迈入了我国的最高学术殿堂,如果不是关键的“三分之二差一票”,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学术成就”的家伙就登堂入室,并堂而皇之了,如果不是腐败这个宝贵的案中案,隐藏在我国最高学术界的种种阴暗与龌龊,恐怕还是难以撕开一个口子,进而一窥全貌,并阳光普照。


  需要告诫的是,纵观张曙光腐败案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相关利益输送、转移,并藏匿的曲径通幽,我们更不难发现朋党、乡党作乱上下其手的肆意。正是在这种不受制约的膨胀,诞生了诸如“烟草院士”,以及大批像张曙光这样,虽未能最终如愿的官员院士的前腐后继,这些家伙的“贪尽占全”,他们与乡党、朋党的曲线勾兑,不仅败坏了政风,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使得学术界难以幸免。


  顺便再说一句,承望中科院认真自检,真正做到学术的归学术!承望司法机关不懈怠,就从张曙光的乡党、朋党顺藤摸瓜,搞清其花巨资参评院士的真相,尤其是这些钱都打点了谁?等等,要这些一点都不难!

 

备注:本篇已刊登在上海金融报语论版上,有删改(刊载地址:张曙光巨资参评院士须顺藤摸瓜),此为完整版,标题为编辑之妙笔,备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