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撤县改市应平衡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2013-07-29 22:11:45)
标签:

孙雨果

社会文化

必然

事实

老一套

分类: E.雨果专栏·半月谈

  进入7月份以来,福建南平(地级)改称武夷山市的争论一直高烧不退,由于“市用县(级)名”,作为县级市的武夷山方面反对声音虽然很大,但省、市两级从“新型城镇化”,包括文化的挖掘、保护,尤其是经济文化的平衡、有序发展等综合因素来考量,决心、信心非常足,武夷山为南平共享的趋势不可阻挡……
  应该看到,不管是撤地(区)设(地级)市(或纯粹改换一个名称),还是撤县设市(区),无非都是想折腾出一个名堂来。轻易地指称其为瞎折腾,或者乱忽悠,都是很轻率的。只是相比吉林扶余县和云南弥勒县两个成功“变市”的幸运儿,南平这个地级市只是“不幸”地改用了“武夷山”这个县名罢了,其地级市的实质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武夷山”这块金字招牌所隐藏的巨大利益或许更能让南平获益无数。
  与部分地方政府,包括部分专家学者的“重启撤县改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不可阻挡之势”,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国务院应该尽快开启新一轮的撤县改市政策”的急切相比,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教授要冷静很多,其呼吁“在做足开启前功课的前提下,应该‘应设尽设’,但要防范‘乱改热’的卷土重来”。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多年掠夺性开发与超常式发展,资源、环境的透支不但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之对应的社会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没有基本的保障,相对的公平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笔者以为,重启县域区划调整,更应该看重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
  事实上,不管是吉林扶余,还是云南弥勒,由县改县级市都不过是求得一个文化、经济的双平衡而已。云南民政部门一人士称“弥勒申报,更看重的是这个红河州重要工业县能发挥区位优势,成为滇中、滇南城镇群的接合点,承接滇中经济圈产业布局的重要作用”,当然,还不能忽视其具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重要申报优势。扶余的“幸运”则既有区位优势,也有促进“民族文化”发展这一要素。
  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更多的地方行政区划仍显得十分不合理,我们从宋(南、北)、辽、金等文化古都的行政区划可见一斑:如果说作为南、北宋文化的代表,杭州贵为名省会,开封作为区域文化重镇可以理解,但与金都阿城(黑龙江)已升级为县级市(在这里姑且不论后期的撤市设区)相比,辽文化的发祥地内蒙古巴林左旗(县)却没有任何升级规划,按理说,其无论如何也该与金都阿城“同级”才是!如何使之平衡也应该是当务之急!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显示,一些省市将开展更大规模的中小城市建设,各地在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大打文化牌。在文化挖潜的同时,力图为经济发展争空间,乃至创造空间。与之衔接紧密的撤县设市(区)等动作,也必将会越来越密集。我们期望相关功课能够做足,力争使之不但科学合理,也能够让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平衡起来。

  备注:本篇已刊登在上海金融报语论版上,有删改(刊载地址:撤县改市应平衡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此为完整版,备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