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让家庭农场美丽、生动起来!

(2013-02-21 22:54:32)
标签:

孙雨果

反面教材

松江

生产经营

万元左右

分类: J.每周·舆情观察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同时,“家庭农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天字一号”文件里。农业部官员对这一“新事物”的补充解释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仅在经济地理发达的上海松江、浙江宁波,即使在欠发达的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安徽郎溪等地区,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效益非常可观。

 

  应该看到,在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特别是相较于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传统农牧业强国,山地较多,规模化生产难以迅速推广与普及的“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来说,大力发展以家庭为核心单元,辅助并辐射其它农户,进而实现“积跬步,行千里”的百年大计,不但适合国情,也适合民情,更适合从发达的东部到欠发达的中部,进而影响不发达的西部之梯次辐射、带动作用。自己动手,不但可以丰衣足食,最主要的是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进而才能保证一个伟大民族的绵延不绝与生生不息。

 

  应该肯定的是,上海松江开始实践的家庭农场模式,也就是采取“以农户委托村委会流转,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到2012年6月底,总面积为604平方公里的松江家庭农场,已经发展到1173户,近一半的耕地流向家庭农场,成效显著,影响广泛。鉴于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从“一个家庭农场可由夫妇两人经营,他们的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对“松江模式”给与了极高的赞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从“一号文件”多年着墨不难看出,中央对“三农”的重视与良苦用心,但是,由于个别地方的“政绩冲动”,尤其是挖空心思“挂羊头卖狗肉”的圈地坑农,我们一哄而上,乃至盲目跃进的汗水与辛酸同样不胜枚举:发生在陕西的果农愤怒面对“公司加农户”后的贱卖,河南盲目照搬苏北苗木的“橘南枳北”,都是极为残酷的反面教材。别忘了,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刚刚起步,其培育发展、壮大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常识我们不能再忽视了。

 

    需要再次告诫的是,由于涉及到三农领域的惠农补贴与相关扶持政策缺乏必要的公开、透明,截留、侵占相关资金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但使政策变形、走样,长期的伤农、坑农,已经侵蚀了老百姓“种地赔本继续种”的信心和耐心。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并真正落到实处,所有这一切,说起来或许不太难,做起来却不会太简单,要想不变形、走样,使我们的家庭农场生动起来,进而使整个中国愈发美丽起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备注:

本篇已刊登在上海金融报语轮版上,刊发时有部分修改,刊发标题为“家庭农场”不可“一哄而上”,此为完整版。

此外,《企业家日报》全文刊发了本篇(加强公开透明 壮大家庭农场),留此备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