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 “元洲体”火爆引共鸣 2013我们会越来越好?

(2013-01-14 21:14:22)
标签:

孙雨果

社会热点

食品安全

工人

事实

分类: J.每周·舆情观察

  元旦刚过,“元洲体”开始风行网络,一句“元洲,2013会不会越来越好?”之母本,演绎出来了多个子系统, 大从“元洲,2013我们的食品安全会不会越来越好?”、“元洲,2013我们的校车安全会不会越来越好?”,小到“元洲,2013我的薪水会不会越来越好?”,火爆龙年的“元芳体”大有被“元洲体”取代,退出网络历史舞台之势。(综合中国日报等)

 

  事实上,“元洲,2013会不会越来越好?”只是某贺岁电影剧透中的一句台词,在剧中郭富城有感于窘迫与困境发问与工人“元洲,2013我们会不会越来越好?”,后有好事网友迅即将此话结合2012年社会热点,开始发问2013会不会越来越好?有网友戏称现在有了“元洲”,2013肯定越来越好,再也不用麻烦总是笑而不语的“元芳”了。

 

  应该看到,“元芳,你怎么看?”大肆追问社会热点、娱乐八卦和身边鸡毛蒜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群体情绪,其娱乐成分总体上大于现实意义。如今,“元洲体”受热捧,则不能以简单的网络娱乐动向概括了,其中蕴含着网友对新年,或称对未来的期盼,现实意义占有的比重更大。通过这种自娱自乐、自我解嘲的发问方式,一方面缓解网友自身的恐惧、烦恼与无奈,一方面对2013寄予了美好的憧憬。

 

  必须承认,“元洲体”的爆红与“元芳体”一样具备网络流行语的草根性和娱乐性。当网友在微博、论坛、博客中回顾2012年的热点社会话题时,尤其是评估2013年相关事件的变化和可能面临的未知状况时,借“元洲”式的发问,可谓完整表达了对林林总总现实问题的疑惑。虽然网友未必需要具体的正确答案,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部分网友的表达欲望和理想交流。

 

  不同的是,“元芳体”本身不是一种咨询和问答,而是打趣,这样就很容易在部分网友中形成一种疲劳感,认为离真实生活太远,结论也是模棱两可,似乎无需答案。而“元洲体”的内容更具针对性,里面有直接的期许和明确的答案,更能代表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对事物表达正能量的期望,所以能引发广大网友的心理共鸣,瞬间引爆网络。

 

  发人深思的是,不管是“正午时分,又叫外卖,一遍很快很快,二遍稍微等待,三遍正在盛菜,四遍小孩已来,五遍已在门外”的生活吐槽,还是对房价、火车票、北京交通、异地高考、校车安全的穷追不舍,社会问题的扎堆,使得“元洲的无奈”远远大过了“元芳的调侃”。当这种“很难改变,而大众又离不开的现实”,最终落点为“越来越好”对新时代、新局面前所未有的渴望,已经上升到更为“更为彻底”的高度。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研究员认为,“怎么看”对于才子众多的中国不缺乏,但较零散,更缺乏系统性,而“会变好”则在此基础上提升了一个层次,从表层透露出群体期盼的同时,开始向“共识层面”汇聚。然而,如何善用“会变好”的良好势头,对于我们依然是庞大的工程,既考验着国民的信心、耐心,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和勇气。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元洲体”成为2013年第一个网络流行语和社会热点,虽然反应一种集体无意识,似乎仅是以群体共性形成的一股流行风潮,其背后潜藏着的却是某种共同愿景,尤其是十八大崭露新风貌、新气象之后,期望值正极速升高。然而,也不可忽视“元洲体”与其它网络流行语的大不同,那就是可一直“问”下去,并借此跟踪各种社会问题的改进和提升状况,使“越来越好”成为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

 

备注:新年新气象,本篇为雨果蛇年贺岁特别评论。本篇已选登在上海金融报语轮版(“元洲体”诉说民生愿景 ),重庆商报两江时评(“元洲体”火爆背后是美好期许)上,此为完整版,留此备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