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楼市“红五月”“保增长”“五月红”“保经济”杂谈 |
分类: B.雨果专栏·房产特评 |
伴随着扬州方面称新政如期执行,重庆松绑公积金贷款,湖南省降低首套房首付、减免税费等政策出台,辽宁营口“5000万元补贴公务员购买商品房”,特别是厦门“微调悬案”等等“促进刚性需求”小动作的不约而同,配以北京、天津等25个所谓被默许“微调”城市的硕大图表,加上“保增长”云云,楼市“红五月”仿佛刹那间铸就,并成为了龙年流行词。
还没走远的五月真有那么红?果然那么红吗?回答起来很简单,哪有那么红!根本就没红!我们只需重温如下四个常识,就能明晰“这经不住风吹雨打的红色”是怎么涂抹上去的:
常识一,“保增长”的最大政策初衷无外乎增加“荷包份量”,这个荷包既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荷包鼓鼓,也不能掏空老百姓本已干瘪的荷包,否则,“保增长”必然不会成功,在楼市泡沫还很巨大的当下,我们还会保地产商的所谓增长,而对老百姓的口袋却犹如割韭菜一般频繁下手吗?肯定不会!至于,“保经济”跟“五月红”就更不沾边了!
常识二,仔细审看所谓的“微调”被默许城市,不难发现,调整“住宅标准”的仅有北京一个准一线城市,稍微显眼的天津只具有二线城市的身段,南京、沈阳、武汉、郑州等城市也仅仅敢于打打公积金的小算盘。也只有中央层面才握有金融、货币等最大调控利器,具有最大的裁量和使用权,“微调”等小打小闹怎么达到“祖国天地一片红”呢?
常识三,对于泡沫巨大、积弊重重的中国房地产,“不动刀子割除毒瘤必然祸患无穷”早已成为了上下一心的全民共识!诸如微调之类的小动作,这和“在垂死之人的烂脚趾上扎了几针”差不多,连有效的药物都没用,强心剂都谈不上,就故弄玄虚的嚷嚷“活过来了”,乃至“活的很好”、“肌体很健康”,哪能这么瞎忽悠呢?
常识四,再看看“10个典型城市中,只有上海、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上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268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78%”。大家都知道,至少应该与“正常年份”进行数据类比才具有说服力,去年是什么年?是泡沫最大,也是调控最严厉的年份,如此佐证“五月红”的招法,这和东拉西扯一样,哪有什么公信力呢?
有意思的是,一边厢有人期盼着“默许”能成为既定事实;另一边厢,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却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各地执行调控政策的情况,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话音未落,石家庄最新出台的“微调”新政,因“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全省人均住房面积即30.6平方米的市民将允许购买第三套住房”的规定被指触及限购令红线,已被住建部叫停。“红五月”的虚幻瞬间化为了乌有。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抛开一些数据的真伪不言,“红五月”的打造,既有“见风是雨”的瞎忽悠,也有宣传策划的瞎鼓噪,本质上无非反映了开发商“上岸的急迫”。但是,对于一个“药效未到,病也未除”的癌症患者,编出“五月红”的鬼话,就想忽悠广大老百姓,这样的“好事”哪能永远都有呢!
坏蛋们或许可以将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当100次傻S抓,但不可能再抓上第101次,毕竟,即使榆木疙瘩也会开窍的!更何况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智慧(现在仅仅是无奈而已!),以前之所以屡屡上当,也只是过于轻信,把坏蛋们过于“当人”看罢了!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信心!
备注:本篇已刊登在今日上海金融报评论版上,刊发时有部分删改,刊登标题为“楼市“红五月”真的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