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果云录
雨果云录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247
  • 关注人气:5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雨果:妻的“发明”与我的发现

(2011-12-01 21:18:03)
标签:

宋体

众望所归

学前心理学

腰椎间盘突出

个性化时代

杂谈

分类: F雨果·幼儿园的金色故事

  在地铁口接到下班的妻,妻蛮是兴奋“一次通过!不用修改!就我们园!”,我附和着“有我老婆做主角,那表现绝对是众望所归,众望所归……”。

   妻所说的“通过”是指所在幼教集团年终汇报演出的彩排,从妻偶尔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并念念有词的推敲她的“策划”中,似乎,她所在的园为此应该准备一个多月了,妻在其中的角色终于和我这个默默写文章的"共同"了一次--绝对的“幕后”,在幕后念情景剧旁白!

  晚餐,妻依然处于滔滔不绝的喜悦中:我们小慧那感觉,太棒了,“严重支持**理念”的小口号喊得呦,绝对有小愤青的激情和神韵……还有我们美艳的“粉红女郎”,真是一上大场面就来电,不一样!真的不一样!真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

  我插话:那当然,个性化时代必然是个性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有机融合,作为老大,也是总导演,你们园长是个好领导!她让小愤青喊口号,让“粉红女郎”这样的“人来疯前后串场,你这个金嗓子说旁白,她把握大场面,不仅仅是‘大厨’水平了(我和妻夸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厨”)……

  妻受到鼓舞:说对了!平时真没感觉出园长的特别之处,只是看到她整天瞎忙乎,没想到,关键时刻,不但中规中矩,还能把这帮85后、90后的“恶搞”元素采纳的恰到好处,另外一个园的园长喜欢包办代替,结果总是不伦不类,下面老师戏称“每次都和逼着我们出演三级片似的”,抵触情绪非常大,看起来,民主真是最好的领导方式。

  民主是最好的领导方式!我很震惊妻的"理论高度"上升的这么快?这话竟然出自整天和孩子打交道的妻之口?妻看着我“有什么好奇怪的吗?对孩子要民主,孩子才有积极性,对同事要民主,老师才有激情,不对吗?”,“对对,不但对,而且太对了!”。

  由于年龄的差距,我70年出生,妻80年出生,是典型的抓住了“70后和80后尾巴”的那种,开始的几年,和妻一直有交流上的“差距”,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在我这一边,由于文人固有的顽固和所谓的“心结”,一直把自己当做绝对的“理论派”,将妻有意无意的打入了另外一个阵营--“实践派”。

  为了避免出现“交流障碍和危机”,对于妻的求学我一直抱着支持的态度, “日子过不下去,也要求学上进”既是重教母亲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我们70后本身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最大的践行群体,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所以,在妻来京后攻读学前心理学专业时,我是“举双手,也包括双脚”赞成的,当然,也不排除当时确有增加妻“理论水平”,加强“两派融合”的嫌疑。

   如今回过头来看,妻的这次“再教育”还是受益菲浅的。曾经有板有眼几近“死板”的妻,不时冒出很多惊人的“发明”,越来越爱琢磨一些小门道了,比如:

   面对一些老师兴致来了,抱着孩子又是亲嘴,又是揉搓的“玩孩子”,低落时,“你们不让我快乐,我也不让你们快乐”肆无忌惮的“整孩子”,妻愤怒“不能把孩子当玩物,疼爱和溺爱必须分清楚,不能把自己的抽风病传染给孩子”;

  看到个别老师沉迷走秀、跑场子等娱乐场所“捞外快”,上班后无精打采的只能通过忽悠家长、“镇压”孩子得过且过等, 妻忧虑“幼儿园老师都如此浮躁了,中国人能不浮躁,中国教育能不浮躁吗?”;

  针对部分老师每到年关和节日挖空心思的暗示,甚至公开让孩子告诉家长“别忘了过节”等等等的索要,特别是“真理永远站在有钱、送礼孩子那边”的泛滥,妻则尽力将关注和关爱投入到了“稍显弱势”的那部分孩子,“做老师就必须有爱心,有公心,不能想到的、看到的都是钱”。

  伴随着不断的“发明”和总结,平常之心、平和之心被妻,也被我一以贯之的坚持着,作为幼儿园里的“老班长”,她甘于奉献、助人为乐,每每看到我为她的疲惫心焦时,她总是宽慰我“你不是说干喜欢的事--人绝对累不死!但什么事都不干--人肯定会呆傻的吗?”。

  再说起这次彩排,当我开始知道妻的角色时,将妻与园长、粉红女郎、小慧并称为“四大主角”时,妻戏言“什么主角呀,躲在幕后念念台词,充其量是剧组的勤杂工而已”,我鼓劲“别忘了我经常和搞电视的朋友一起‘喷’策划,对这个剧、那个剧的可不是理解一、二呀,这情景剧也不外乎视觉和听觉两大要素,你的声音不甜美‘幕后’吗?忘了自己的优势?”,妻笑了“照你这么说,貌似还是主角,那我还真应该好好练练”。

  转眼之间,和妻相识已经过11年了,生活在一起也8年多了,妻自诩很多调动我最大潜力的“发明”都是她创造的,诸如“卖掉床垫睡木板:不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保持旺盛精力”、“每个周末必须跑10公里:保持写作激情与活力”等,如何为妻鼓劲,我的“发现”也很有成就感,在这里,选两条典型的: “与大块头的北方丫头竞争时,拿出南方小女孩的强项,等她们三板斧过去之后——和她们比耐力”、“遇到爱装有钱的,告诉自己咱家也不缺钱,至于有多少钱,当然没必要告诉这种人啦”。

  当然了,这种悉心感悟出来的生活逻辑,或称发明、发现是否真的有效,并可效仿?应该还是因人而异,没准只是在我和妻牵手、品茶、煲粥的二人世界中,当做生活的调剂,或纯粹的絮语吧……

 本篇为纸媒特约推迟刊发稿件,其它非同城转载请注明源自光明网“美文·作品”http://meiwen.gmw.cn/2011-12/01/content_308658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