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六景(七律)
(2017-10-31 17:29:59)
标签:
文化情感娱乐历史教育 |
分类: 闲斋漫拾(许昭华) |
北京十六景(七律)
——一九八六年三月,北京市旅遊局、園林局、文物局、旅遊學會、北京日報及北京晚報等十幾單位共同發起北京風景名勝評選活動,由各區、縣眾多景點中選出四十個作為候選景點,從中評選十六個,名之「北京十六景」。一九八六年十月九日評選結果遂予公佈。十六景為:天安麗日(天安門城樓)、紫禁餘暉(故宮)、燕塞雄關(八達嶺長城)、白塔堆雲(北海公園)、頤和慧海(頤和園)、圜丘清音(天壇公園)、香山紅葉(香山公園)、十渡浮巒(十渡風景區)、盤古遺火(周口店遺址)、幽峽流碧(龍慶峽)、大鐘聲遠(覺生寺)、龍潭漱玉(白龍潭)、明陵落照(明十三陵)、盧溝獅醒(盧溝橋)、慕田古堞(慕田峪長城)、紅樓大觀(北京大觀園)。
許昭華(香港)
(一)天安門城樓
長治久安欣偉築,
承天啟運說城樓。
璆琳漢白雕牆固,
圓柱朱紅峻宇幽。
三殿龍盤思帝國,
七橋雲繞禮佳儔。
明清頒詔傳臚處,
盛世當今被彩旒。
【注】天安門城樓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意。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年),求長治久安,將紫禁城內「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取內宮平穩之意。「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既涵蓋「承天啟運」之命名意旨,且納入「安邦治國、國泰民安」思想。另有皇城「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均突出一「安」字,以示外安內和。璆琳漢白:漢白,指漢白玉石,即純白色大理石,用於雕刻佛像。璆琳,寶石也。圓柱朱紅:指天安門城樓上六十根朱紅色通天圓柱。七橋:天安門前之金水河,一枕碧流,飛架七座精美之漢白玉橋,慣稱金水橋。頒詔:明、清五百年間,朝廷大慶典均於天安門城樓舉行「頒詔」儀式。傳臚: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之一種儀式。殿試公佈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佈,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
(二)故
瑤池仙闕落燕京,
廿四王居帝氣縈。
宇閣巍峨雲水蕩,
角樓俊秀柳河榮。
雕龍寶座窺天下,
編籍翰林設武英。
不盡琳琅金殿舍,
故宮即是紫禁城。
【注】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一四○六年),地處北京城區中心點,係明、清兩朝二十四代帝王之居所,亦是世界最大最完整之古建築群。武英:指武英殿。武英殿於文化史上相當有名,清朝曾於此集中不少文人編輯書籍,著名之《四庫全書》《佩文韻府》《古今圖書集成》等均是在此設局編輯。此處不僅編書,而且印書,創製了木刻活字版,即著名之聚珍版(通稱殿版),字體美觀,校勘翔實,紙墨精良,有極高之學術價值。
(三)八達嶺長城
燕塞雄關懸絕壁,
京都屏障鎖邦門。
巍峨八達驚天險,
碧翠居庸作隘藩。
千帳寒凝雲藹罩,
萬松夕照將兵屯。
回瞻吊古東方白,
百二山河壯史溫。
【注】八達嶺長城:位於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號稱天下九塞之一,係居庸關長城之前哨,都城北京之重要屏障,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之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之軍事防禦體系。邦門,城門也。八達:八達嶺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以蒼茫之風光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口號冠絕天下。居庸:居庸關。史上八達嶺長城係護衛居庸關之門戶,古人有「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百二:以二敵百,喻山河險固之地。
(四)北海公園
京畿北海御花園,
水秀山青仙島暾。
快雪西天飄梵境,
蠶神畫舫入東軒。
長廊白塔悅心殿,
玉佛團城窺古門。
瑤嶼行宮瞻榭閣,
飛金走彩照塵昏。
【注】仙島:民間傳說,渤海東有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上有瓊閣,住著神仙。北海之瓊島為「蓬萊」,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臺為「方丈」。北海及中海係原太液池。第二、三聯:北海公園以北海為中心,全園分「北岸景區」(由快雪堂、小西天及西天梵境等系列宗教建築構成)、「東岸景區」(由先蠶壇、畫舫齋等組成)、「瓊島景區」(以永安寺為中心,週圍建有長廊、白塔、悅心殿、閱古樓等。白塔係標誌性建築,位於瓊島中心最高點,頗有主宰全園之氣勢)及「團城景區」(主體建築為承光殿,內供奉一尊一點五米高之大玉佛。北端有永安橋與瓊華島相連)四大區域。
(五)頤和園
宛自天開人界作,
恢弘富麗御家軒。
昆明湖仿蘇堤造,
萬壽山傷烈焰吞。
智慧海欣成軸索,
詼諧園樂入廂門。
佛香閣內擎空柱,
古築通街名木繁。
【注】頤和園:佔地二·九七平方公里,主要由萬壽山及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二十餘處,古建築三五五五座,面積七萬多平方米,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建築三千多間,古樹名木一千六百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均為家喻戶曉之代表性建築。仿蘇堤:昆明湖之西堤係仿照西湖的蘇堤而建造。烈焰吞:咸豐十年(一八六○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重建,改稱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智慧海二句:頤和園自萬壽山頂之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層次分明之中軸線,山下係一條長七百多米長廊,前係昆明湖。長廊枋樑上有彩畫八千多幅,號稱「世界第一廊」。萬壽山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之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六)天壇公園
皇朝承運仗神壇,
祭祀祈求得吉端。
惜對流霞嗟夢盡,
均隨逝水道情難。
知松長拂青羅帶,
擲筆猶爭白玉盤。
韶樂今詞非舊曲,
理當國泰眾民安。
【注】天壇: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穀之處,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年),係我國現存最大之古代祭祀性建築群,與故宮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清單。青羅帶:青色之羅帶。喻色青流長之江河。白玉盤:喻月亮。
(七)香山公園
麗景京郊紅葉豔,
層林疊翠有名山。
西峰霽雪亭碑矗,
昭廟飛霞藏佛還。
繞道琳宮看雨杏,
回廊錦閣聽潺湲。
碧雲古刹乾隆墨,
賦感三軍別墅閑。
【注】香山:位於北京西北郊西山東麓,賞楓勝地,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之皇家園林。西峰:西峰霽雪指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昭廟:藏式喇嘛廟。即迎六世班禪之行宮「宗鏡大昭之廟」。繞道二句:引自明詩「寺入香山古道斜,琳宮一半白雲遮。廻廊小院流春水,萬壑千崖種杏花。」乾隆墨:景點「碧雲寺」三字為乾隆手書。別墅:指「雙清別墅」,中共中央進駐北平最早居住及辦公之地方,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亦吟成於此處之八角亭內。
(八)十渡風景區
浮巒朗月壑溪多,
玉帶蜿蜒拒馬河。
劍壁雄關惟一線,
筍峰奇石擊千渦。
十方世界從頭越,
普渡眾生由此過。
偎傍青山人不老,
三清合唱大風歌。
【注】十渡風景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係中國北方唯一一處大規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國家地質公園。風景區係大清河支流拒馬河切割太行山脈北端而形成之一條河谷,共有十個渡過拒馬河之擺渡渡口,故名。「十渡」係佛教「十方世界,普渡眾生」之簡稱。十方世界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佛教信徒要做到「五戒」(亦稱過「五關」)。「六到彼岸」,係佛教提出之從生死彼岸到達涅槃彼岸之六種途徑。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自利利他。「十渡」係功德圓滿之象徵。大風歌:此為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於擊破英布軍回長安途經故鄉(沛縣)邀集父老鄉親飲酒酣醉時擊築所唱之歌,寓願抒發天下一統之豪情壯志。詩中景點:浮巒:指「一障平天」;朗月:指「仙峰朗月」;壑溪:指「碧塔溪映」;玉帶:指「鷺飛蒼崖」;劍壁:指「劍壁平關」;筍峰:指「筍峰祈雨」;三清:指「三清合聚」。
(九)周口店遺址
盤古見遺周口店,
洞人直立後南猿。
峰巒起伏太行脈。
史料零無宗祖源。
龍骨山區甄化石,
帝城頂蓋證初論。
偉然發現驚天下,
聯國教科名冊存。
【注】周口店: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坐落北京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下,係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一九五三年。洞人句:事實證明,「直立人」係人類歷史最早期處於從猿到人進化過程最重要之環節,其為「南猿」後代,後來「智人」的祖先。太行脈:周口店遺址背靠峰巒起伏之太行山脈,係五十萬年前北京猿人、十至二十萬年前新洞人、一至三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之地方。龍骨句:一九二九年,中國古人類學家斐文中於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之「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全世界。帝城句:「北京人」之發現,為人類進化理論提供有利實證,係中國科學家為世界考古史做出之偉大貢獻。聯國句:周口店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十)龍慶峽
京都龍慶尋名跡,
水秀山清入景窗。
峽谷千年零雨漶,
古城九曲冽泉瀧。
登攀大壩客成隊,
俯瞰奇峰岩一雙。
險峻幽深南北異,
嗟乎塞外小灕江!
【注】龍慶:龍慶峽位於北京延慶縣古城河口,距北京城區八十五公里。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被喻為「塞外小灕江」、「中國小三峽」。岩一雙:指「熊跳岩」及「將軍岩」。險峻句:龍慶峽峰巒峭立,山清水秀,峽谷既有南方之秀麗,亦有北方之雄奇,開闊與幽深間或,險嶺與淺灘並存。
(十一)覺生寺
長林佳茂皇家寺,
起伏音波盪帝京。
厚樸剛明懸殿木,
恢弘悠遠潔心聲。
千鈞棒實含霜落,
一座基堅合節鳴。
四百鐘鈴陳博館,
康乾最是鑄工精。
【注】覺生寺:即大鐘寺,亦稱中國古鐘博物館,因寺內大鐘殿懸有一口大銅鐘而得名。四百:大鐘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於一九八五年闢為古鐘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鐘鈴共四百多件。
(十二)白龍潭
神氣風庭靈秀色,
靄波浩渺俯雄關。
燕峰頂眺迎初雪,
司馬臺登步峻山。
松柏滿坡雲雨致,
龍潭垂錦谷溪閑。
筆馨瀑側乾隆墨,
紅葉染秋溝壑間。
【注】白龍潭:於燕山長城腳下,地處南北兩山之峽谷地帶,古稱石盆谷,又稱龍潭溝。於此古松石上長,古刹石上修,古潭石上湧,古像石上刻。登上白龍寶塔,極目遠眺,京師雄關、煙波浩渺之密雲水庫、長城之最司馬臺、燕山最高峰之霧靈積雪盡收眼底。神氣風庭:潭南側山下一巨石「神氣風庭」四字為康有為所親書鐫刻。雲雨致:自漢始有「應龍能致雲雨」之說,曰「白龍久居深潭,廣佈細雨,為庶民耕雲造福。」乾隆墨:白龍潭瀑布兩側八字石上「飛聖境,則靈潭」係乾隆御墨。
(十三)明十三陵
龍脈蜿蜒蒼莽罩,
甸郊密佈盡王塋。
松濤陵道縈清韻,
風水皇家卜錦程。
漢白玉雕牆柱砌,
朝危金飾鳳儀更。
萬年壽域何須惜,
遺恨空留後世評。
【注】明十三陵:係埋葬明朝遷都北京後十三個皇帝之陵墓群,位於昌平區軍都山南翼,以長陵及定陵為著。明陵雖無金碧輝煌之殿宇樓臺,但古陵殘碑,松濤處處,別具一番意境。而殘存之石雕藝術品,皆構思奇妙,雕工精細。陵道:即神道,或稱神路。神路係明十三陵之第一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象生、龍鳳門等組成。萬年壽域: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形成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之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定此為風水勝境,絕佳吉壤。
(十四)盧溝橋
百態千姿獅子橋,
盧溝石築歲時遙。
精工獨韻往今譽,
霽月奇觀遐邇昭。
烽火當年懷壯烈,
九州永世展妖嬈。
長纓在握金秋夢,
萬里江山任繪描。
【注】盧溝橋:亦稱蘆溝橋,於北京市西南約十五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橋身均為石體結構,關鍵處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之古代石橋。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中國抗日軍隊於此打響全面抗戰之第一槍。金秋夢:即中國夢。
(十五)慕田峪長城
險關危峪牛犄角,
箭扣千年戍北京。
爛漫山花春色重,
蔥蘢草木夏雲輕。
秋冬爭譽風同雪,
日月互暉言與行。
遒勁雄渾鷹倒仰,
巨龍飛躍九州榮。
【注】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縣境內,距北京城七十三公里,係明朝萬里長城之精華所在。草木茂盛,植被覆蓋率現今達百分之九十六,其構築頗具獨特風格,三座敵樓並矗一臺之「正關臺」為長城之罕見。西北面有「牛犄角邊」、「箭扣」及「鷹飛倒仰」等長城景觀,險峻崢嶸,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
(十六)北京大觀園
紅樓巡禮因名著,
一睹原容賈雨村。
絳洞垂花銜寶玉,
瀟湘淚竹寄籬門。
沁芳亭在伊人杳,
繞徑庵深櫳翠昏。
十二金釵驚幻夢,
蘅蕪緣了剩孤魂。
【注】大觀園:北京大觀園位於右安門西護城河畔,係以《紅樓夢》為藍本建成之古典式文化園林,為北京新十六景及中國旅遊勝地四十家之一。賈雨村:《紅樓夢》提綱挈領式人物,以「假語村言」提醒讀者,統率全文。絳洞:賈寶玉居怡紅院,自稱絳洞花主(花王)。瀟湘:瀟湘館,林黛玉居處。沁芳亭:沁芳亭橋係寶玉與黛玉經常約會之處,亦是林黛玉建桃花詩社之地。櫳翠:櫳翠庵(尼姑庵),妙玉於大觀園修行處。惜春出家,亦居此處。蘅蕪:蘅蕪苑,薛寶釵居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