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2015-08-13 19:38:28)
标签:

山东青岛

兰山路2号

青岛市大礼堂旧址

市民礼堂

欧式建筑

分类: 杂文游记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青岛的兰山路是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全长仅447米。它东与威廉皇帝街(太平路)相连,西接青岛火车站。最初称为皇族街,第一次日占时期改为姬路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定名为兰山路。
      青岛市大礼堂旧址位于兰山路2号,现在是青岛音乐厅。南与栈桥隔街相望,西邻中山路。青岛市大礼堂始建于1934年,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是一座现代欧式建筑,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结构也是钢混而不是砖石木,不过风格还是接近欧式的。三四十年代这里一直是青岛召开大型会议和开展文艺活动的重要场所,1958年后其用途曾数经改变,但其建筑原态沿用至今。2005年,文化部专家考察青岛时提出“兰山路礼堂规模适中、声学建设条件好,适合改建为音乐厅”。根据这一建议,将兰山路礼堂改造成为一所高档专业音乐厅,并于12月29日建成启用。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该建筑由中国建筑师郑德鹏设计,美化营造厂负责施工。建筑主体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25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高14米。平面呈“凸”字形,突出部分为二层办公用房,中间主体三层,轴线居中对称,与中部凸出部分同宽的后侧为大礼堂。正门南向,为木制包铜皮大门,门两侧是凸出的壁柱,柱顶为花纹刻石。正立面中间部分突出,4根花岗岩贴面石柱将大门分割为3部分,柱头有蝶形雕饰。门上方以4个钝方锥形花岗岩石装饰,中央为一圆形大钟。礼堂外墙壁选用3遍剁斧石面,大厅内地面为黑白相间磨光石,厅顶雕有图案。整体建筑为商业古典式风格。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该建筑是在兰山路港务局检疫所旧址上建起的第一座群众聚会的礼堂。老百姓叫它“市礼堂”、“ 兰山路礼堂”",甚至直呼为“大礼堂”。直到1959年太平路上的人民会堂建成之前,它确实堪称大礼堂。通过征求名称,最后定名为青岛市礼堂。兰山路礼堂不光开会,也演戏,许多京剧名角都在里面演出过,当年的演出盛况老票友们至今不忘。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20世纪30年代初,青岛市政府没有公共会堂。市政当局将第四公园的一块地皮出售给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中国实业银行青岛分行、金城银行青岛分行等一批资金雄厚的金融企业建银行大楼,作为交换条件,由这些金融资本家捐资建造一座公共礼堂,时称“青岛市民大礼堂”。礼堂设有700多个座位,是青岛市当时最大的公共礼堂,重要集会均在此举行。
      1932年地方政府将青岛原第四公园的土地售出,建了7家银行,这7家银行捐款3万元在兰山路港务局检疫所旧址建了一座礼堂,1935年7月落成。当时征求名称,有青岛市民礼堂、青岛公共礼堂、青岛大礼堂等不同意见,最后定名为青岛市礼堂,供群众集会、学术演讲、艺术表演之用。
      1938年1月,日军占据青岛,不过当时日本鬼子和二鬼子伪军在山东各地烧杀劫掠,而青岛市相对安定一些,所以山东各县许多殷富人家迁居青岛,也有些破产农民来青岛打工,这使得青岛人口剧增,一度呈现虚假繁荣。而青岛市礼堂也成为一处剧场,以演出京剧为主,如奚啸伯来演出《空城记》、《伍子胥》等剧,毛世来演出《十三妹》等剧,当时全场可容七百位观众,一个时期上座率不错。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节节败退,经济困难,中国百姓也收入渐少,京剧演出上座不好,于是兴起一股”商业经济京剧”,尤其是市礼堂不受传统约束,脱离了传统京剧形式,任意表演,有人称其为”商业京剧”。
      抗战胜利后青岛市礼堂仍作为剧场用。
      1958年,这里改造成为市群众文化艺术馆,曾拥有全市内最大的交谊舞池。60年代,这里一度辟为展览馆。90年代中期,这里又成为光大银行。2006年,这里改建为音乐厅,一直沿用至今,建筑外观保持原貌,修旧如旧。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到底是1号还是2号?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
兰山路上的名建筑——青岛市大礼堂旧址(兰山路2号)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4.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