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路上的名建筑——圣弥爱尔大教堂(青岛天主教堂及教会建筑群)

标签:
山东青岛圣弥爱尔教堂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浙江路历史 |
分类: 杂文游记 |
浙江路上的名建筑——圣弥爱尔大教堂(青岛天主教堂及教会建筑群)

















安治泰于1880年在法国驻华机构的赞助下来到山东,而早在1839年来自意大利的方济各会已经开始在山东布道传教。1881年,经罗马教廷批准,方济各会把山东南部的教务管理权交给了斯泰尔修会。
1897年11月1日深夜,正在钜野县磨盘张庄薛田资神父的教堂中留宿的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被谋杀,这就是著名的“曹州教案”。此时,安治泰正在柏林,他立即向德国政府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占领胶州湾。14日,德国远东舰队占领胶州。1898年3月6日,清政府割让胶州湾的《胶澳租借条约》在北京签订。
伴随着德国在胶州湾殖民统治的开始,圣言会也开始在胶澳设立教区。1898年,圣言会获得了拨付的约3万平方米的土地,这块地皮在靠近大鲍岛华人街区一处高地上。随后,安治泰委派的神甫白明德在此建造一座简易小教堂,开始接纳前来的天主教徒。
圣言会青岛会馆建造于1899-1902年,设计者是建筑师贝尔纳茨。会馆朝向教堂立面外墙饰有一个独特的八角窗,位于道路交汇处建有两个造型各异的塔楼,风格流畅的外墙还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路,一层的清水墙采用了中式的灰砖砌筑,但二层的风格却是纯欧式的。主入口设在建筑的南侧,内有小型的祷告室和一个用来印制圣经教义的印刷所。二层是白神甫的住所和其他房间,内院则是一个精巧的小花园。
圣言会会馆在日本围困青岛期间,曾暂时充作总督府卫戍医院的病房。1934年10月,圣弥厄尔大教堂落成,会馆成为明德小学的用房。




青岛青年会有各种文化活动和业余学校,刘少文在《青年会》这首诗中写道:“开颜惟有青年会,银幕冰弦与撞球。姊妹兄弟无个事,朝朝暮暮可同游。基督教青年会在冠县路,原为会友辅仁之所,故有同餐会、电影、雅乐、撞球场以助馀兴,乃人多视为娱乐场矣。这时期的青年会在礼堂放映电影,放映过好莱坞的卓别林主演的影片,中国的无声影片《孔夫子》等,它比一般的电影院票价要低得多,所以观众比一般影院要多得多。青年会有排球室,阅览室等设施,它经常举办一些讲演会,内容涉及世界地理、西方历史、中外文学等等。这时期的青年会是“会员制”,入会的会费为每人3元到10元。青年会设有业余学校,开设数学、英文等课程。
1925年,青岛成立了胶澳平民教育社,总社就在青年会里,具体教课由青年会代办,它在全市各地开设了10处平民读书班,第二年,又新增了5所,共有学生六七百人。在扫除文盲方面青年会起了积极作用,而学校的老师,都是青年会的会员。
浙江路9号作为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场地,三楼有一处小礼堂,用来开会,举行讲演会,举办晚会,放映电影。青年会组织了雅乐团、青年剧团,在晚会上表演,有时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原作。二楼有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一楼有台球室、乒乓室等设施。院子里面有篮球场、旱冰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就与世界基督教青年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各地青年会都在发展体育方面起了作用。青岛青年会也推动、成立了青岛万国体育总会,万国体育总会经营“跑马场”,有很大的盈利,所以万国体育总会拨了很多经费给青年会,这也是青岛青年会经费的主要来源。
青年会经常举办一些讲座,1937年1月10日,在青岛的著名作家老舍应邀在青岛青年会讲演,这次讲演有了一个小小的波折。第一,老舍的讲演本来安排在1月10号下午4点举行,但是一位新闻记者对四和十的发音分不清楚,在报纸上把四时写成了十时,结果上午10点就有许多青年来到青年会要看老舍的讲演,经过青年会的干事再三解释,并承诺欢迎他们下午4点前来,这场风波才算平息。第二,青年会原来的计划是一个小型的茶话会,请老舍先生讲演,但是出乎意料来的是下午到了大批的群众,其中有教师、公务员、学生、商店店员等等,人数超过了二百多,于是,讲演地点从会议室改到了三楼的礼堂。由此可见,老舍先生在青岛拥有众多的粉丝。青年会还请过山东大学其他的教授做过讲演。
在十几年中,青岛青年会是青岛青年的一个文化活动场所,每天聚集着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他们的雅乐队和合唱团都水平很高,他们的男子篮球队是青岛一支篮球劲旅,每年比赛都在前三名之内。如果说青年会与基督教有关,那就是每年的圣诞节,平an夜和圣诞节这两天,青年会张灯结彩表演节目,圣诞老人分发礼物。
抗战胜利后,青岛青年会开办了一所青年中学,因房舍限制,规模不大。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又是国画家的赫保真先生是学校的教师,他组织了一个溪音歌咏团,成员就是青年会的会员。在青岛十几家业余音乐团体当中是水平最高的一个音乐团体,演出过《旗正飘飘》、《蓝河大合唱》等合唱曲目。溪音合唱团与美国一支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的贝多芬的《欢乐颂》曾轰动岛城。
青岛解放后,青年会停办,青年中学改为第十二中学,迁往了太平路,原址曾经作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北京路、冠县路上的青年会旧址均已拆除,浙江路上的旧址列入省优秀历史建筑,至今保存。
(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料整理于网络)
——20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