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2014-05-23 06:05:29)
标签:

青岛

浮山森林公园

历史

旅游

分类: 杂文游记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近两年由于送孩子上学,天天经过浮山。一列九座山峰,巍峨耸立,很有点儿秦岭的味道。现在山下开辟成森林公园,美轮美奂,每天开车走过这几公里的路程,心情很是愉悦。这几天孩子们聚在家里学习,我和老公就得空来到了这新修建的森林公园猎奇......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森林公园是开放式的,这里有许多入口,方便市民游玩登山。对面就是成片的浮山后小区。这里是其中一处入口。门口的花朵恣意开放,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笑靥......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这里好美呀!三十多年前这里可是一片荒野......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一枝独秀......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生态园开辟了许多停车场,可供车辆停放。看车的小亭子......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位于青岛市区,主峰海拔384米。总面积7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跨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浮山九峰排列,峻峭秀拔,有“浮山九点”的美誉。浮山为崂山向青岛市区的延伸部分,山体脉络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五公里,南北宽二公里,其余脉经青岛市区,最后没入胶州湾。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从香港路东路向北望浮山九峰,从西向东,依次是:浮山共有九峰,自西向东排列依次为:西峰(224米)、大学峰(275米)、二贤峰(293米)、神笔峰(318米)、仙砚峰(305米)、雏凤顶(340米)、卧龙顶(363米)、浮山顶(368米)、东峰(355米)。这九峰人称“浮山九点”。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原名浮峰山,因每当海雾升腾、云气弥漫时,远望诸峰好似浮在云雾之间而得名,后简称浮山。浮山最美的时候是云涌山前,九座山头穿云而出,远望好像一座座海中仙岛,应了“浮山九点”的美称。还有一景人称“浮山戴帽”,就是云雾聚至峰顶不散,而峰下却显露得特别清晰,宛若仙山。这一景还是有雨的征兆,青岛谚语:“浮山戴帽,大雨来到”即指此。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这里开辟了许多果园,但由于时日尚短,所以枝头还没有累累的果实。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主峰海拔368米,山虽不甚高,却常有云雾。每当天将降雨时,往往海雾升腾,如同千军万马奔腾之势,直奔浮山,一霎时,云罩峰顶,雾漫大山,当地人称其为“浮山戴帽”。当地有谚语说:“浮山戴帽,下雨一瓢”。若以山顶浮云作为预测是否有雨的征兆,果如其言,十有九准。对此,曾经有人在诗中吟道:“疑是泽国蜃楼起,如筑长城雉堞成”。细细品来,诗情画意,尽在其间。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卧龙顶、浮山顶和东峰是浮山三大主峰,相距很近,三角形排列,呈拔地而起之势,最为雄奇。从青岛大学附近远望浮山,九座山峰一览无余。从海青路、海安路附近仰望浮山主峰,看到的则是峭壁直立、排列如屏,异常雄伟挺拔,气势不凡。
    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倭寇,在浮山设军事建制“所”,曾有军士1000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惟一战区在青岛,而浮山则是主战场之一。据《胶澳志》载,浮山“山势险峻,为日、德当年攻守最烈之战场”,现银川路南端的路旁山上还可以看到当年的战争遗迹。清末倡导变法的康有为的墓也在浮山。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之春之夏之秋之冬,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况味。每年春回大地时节,春风荡漾,草木返绿,如同大海涨潮一般,绿色的浪潮一浪推着一浪,先浅绿而嫩绿,由嫩绿而碧绿,从山下一直涌到山顶,整个浮山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秋天到了,浮山悄悄地褪下绿色的锦袍,换上了红黄相间的秋装。若时至深冬,水寒山瘦,浮山裸露出坚实的脊梁。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于一体,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天天刚蒙蒙亮,一些勤快的晨练者就早早地登上山顶,长啸当歌,喊山声,放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这几年,由于乱采乱挖、随意侵占、私设坟头、放牧烧纸等行为愈演愈烈,使浮山山体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为遏止对浮山的人为破坏,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对浮山实施封山绿化的意见,划定了严格的保护区。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市区最大的森林公园——青岛国际尼克劳斯森林公园暨浮山山林绿地整体保护概念规划正在规划中,公园占地358.6公顷,规划建设休闲娱乐运动场所三十余个,建成后不仅是市区的天然大氧吧、城市的“绿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项目总投资5.83亿元,分三期建设。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不知道浮山竟然这么出名:浮山石属花岗岩,石质细密,坚硬如玉,闻名遐迩。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石,重达百吨,采自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还有南极长城站的建站纪念碑,皆取材于此。日本胜山城九龙壁所用的石料也取自浮山。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虽为崂山余脉,但其山势峥嵘,奇石遍布,好似鬼斧神工。在卧龙顶矗立着约10米高的石柱一个,形如“超人”,头眼清晰可见辨。在神笔峰北的山道旁,有一高宽各7米的“心”状石壁,中间裂开,如一对相互偎依的情人,叫“情人石”。另外还有大学峰上的“仙桃石”、二贤峰上的“二贤石”和东峰口的“蓬莱三岛石”等等。最奇最美的要数位于大学峰和二贤峰之间的“田螺石”。这块巨岩表面的纹路恰好形成螺壳的螺旋状脉络,活似一只伏地爬行的田螺,十分奇妙。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上小道四通八达,四面皆可入山,但大部分山道都是登山游人踩出来的,未经修整,崎岖难行。其中较为易行的登山通道有4条:

    1、由宁夏路青岛边防检查站旁的隆德路登山,沿宽土路绕到西峰正西直上,可登上西峰。
    2、由青岛大学后的康有为墓旁登山,经墓后的电线铁塔小路进入西峰南谷,可登上西峰。
    3、由青大一路北端登山,若取道荒草庵,可登上神笔峰和仙砚峰之间的山口。若取道朝阳庵,可登上仙砚峰和雏凤顶之间的山口。
    4、由浮山后六小区的劲松三路向南登山,沿先宽后窄的山道可登上二贤峰和神笔峰之间的山口。
    浮山顶有水泥平台,登顶观看山海和城市风光,一览无余。
    登上浮山顶,可看到九峰间有一条山道相连。若由第1、2条线路登山则可由西向东横跨全部山头。
    仙砚峰南侧有山口,是必经之路,两壁对峙如门,间隔约5米,居高临下,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称其为浮山的“南天门”毫不为过。“南天门”以东的山道较为崎岖陡峭,有的陡壁处手脚并用才能通过,攀爬起来需一定胆力。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山脉的平均坡度为45度,一段长约数百米的山路相当陡峭,个别险要段坡度接近60度。由于市南区宁德路附近的现状山路狭窄陡峭,市民从此处爬浮山不仅十分艰难,还需时刻当心滚落的石头。相关部门决定通过管道向半山腰输送混凝土开建登山石阶,既方便市民爬浮山,同时又作为浮山防火通道。据悉,在浮山生态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中,一共规划修建7条石板登山路,目前已全部开建,主要分布在浮山的东西两端,起始点分别是银川西路附近浮山东侧的山脚和大尧东山脚下。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夕阳西下,不知山头起的是云雾还是烟雾,蔓延得相当迅速......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这里竟然有如许多的槐花,让我的味蕾起了变化。青岛人从小是吃槐花长大的:槐花饼、蒸槐花、槐花蜜......一想起槐花,那是齿颊留香......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浮山有两处道观古庵,均创建于明代。一处道庵位于青岛社会福利院后,名曰“荒草庵”,因建于荒草之地而得名。现尚遗房舍三间,院内有百余年树龄的银杏三棵、柏树一棵。整个荒草庵被遮在树阴下,显得清凉幽静。从青岛一路登浮山,过福利院转向东500米,经路左一小湖,左转山路,见浮山之“荒草庵”。

    自西汉建员元年(公元前140年)道人张廉夫在崂山建茅庵修行始。此后历代道教在崂山开疆拓宇,先后兴建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荒草庵便是 “七十二庵”中现存的一个。因建于荒草之地而得名,亦称黄草庵。
根据《即墨市志》等多部史籍记载,此庵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东头、大麦岛、王家麦岛、徐家麦岛、大尧、小尧、浮山后等8个村庄捐资修建,初始规模很小,后由道士高知礼在浙江不断募化,增加殿宇,规模不断扩大,至清朝末年,已成规模。
    其正殿供奉南海大士,左侧是“三官殿”,右侧是“娘娘殿”,东厢为“七神殿”,西厢为“阎王殿”,对面是“关帝殿”。
    《胶澳发展备忘录》中曾载,有道士3人,仆役4人。庙产包括土地43亩,荒山四五百亩,由寺观自行管理,每年收入不菲。院落东南建有道士住宿房屋,其山门在东南,形成一个回字形建筑。 
    庵前有三株老枫杨,一株已经枯朽,只存主干,另两株“长势旺盛,虬曲盘旋,遮天蔽日”。庵内两大一小三株银杏树,东侧两株大树枝叶交通,是青岛地区雌雄并植的夫妻树中长势最为茂盛者,西侧10余米处一株较小,当是夫妻树分蘖的后代。雌雄二树中雌株更为高大粗壮,旺年尤能结果五六百斤,迄今不衰。
    荒草庵旁山环水绕,石桥镜湖,鸟鹊聚集,环境幽雅宜人。庵院前后有大小泉眼喷涌无数,据说大而为井者名“神水泉”,远近求水者络绎不绝。据前来取水的老人说,此水甘甜纯澈,历代均传有神效

    过去,逢正月十六日这里便举行传统的“荒草庵”庙会。每逢庙会,人山人海,行人如织,热闹非凡。周边各村来此表演锣鼓队、高跷队,还有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等节目。

    史志描述得气度不凡的荒草庵已经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姑姑子庙(尼姑庵)文G的时候因为要除四旧,就糟蹋了,现今成了这个样子:六间正殿仅剩下正队大门的一间,且大门紧闭。似乎在向人们解释它过去辉煌的历史及现在无奈的命运。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另一处是全圣观。越过山南的社会福利院沿土路走到头即可到达,位置在雏凤顶的山腰,又名朝阳庵、浮山寺、浮山庙、潮海观等。
    据民国版《青岛指南》记载,浮山庙始建于汉代,其间或为道观,或为佛寺,或者僧道杂居。两千年来,这座幽隐于浮山的庙宇香火不绝,象征着此地出世精神和宗教信仰的源源流长。

    据《崂山志》记载,此观原为寺院,明代即墨进士黄作孚曾隐居此处读书。
    辛亥革命后,曾任肃亲王谋士的曾明本复辟失败后在此出家为道,曾任主持后,经过修缮、增建,规模扩大不少,殿堂也壮观了许多,可能是这座古庙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曾明本把浮山庙也改名为全圣观,现遗址处有1400平方米的平台和一棵枯萎的老银杏树。观左有一个洞口朝南的山洞,称“朝阳洞”,据传曾有道人隐居于此。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据《崂山志》记载,明代即墨进士黄作孚曾隐居浮山全圣观读书。

    黄作孚(约1516~1586),字汝从,号讱斋,即墨城人。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黄作孚为官清廉,不依附权贵,正气凛然。任兵部观政时,正值奸相严嵩当权,网络爪牙,归附者如蝇蚋汇集腥膻。黄作孚洁身自好,对这种坏风气愤恨不已。一次,他看到了忠臣杨忠愍弹he严嵩的奏章,非常感慨地说:杨忠愍大丈夫也,值得效法。

    严嵩在相府接见新榜进士。他们在宰相府门前等候时,黄作孚在同事面前朗诵杨忠愍被害就刑时对严嵩的咒语:“怒发冲冠,要斩朝中第一奸。”门吏听到后,报告了严嵩。严嵩为笼络黄作孚,告诉家人不要和他计较。
事后,当黄作孚出任山西高平县知县时,严嵩亲自设宴为他送行,被他毅然拒绝。

    黄作孚在高平任知县二年,“伦谊平居,冲寂自好。乃遇应事时,不辞焦劳,有就厥功”。
   《高平县志》谓其“临政宽缓,任人不疑”。后来,严嵩的党羽刘某到山西巡视,策动黄作孚属下对其诬告,终被ba免。黄作孚卸任回乡时,行李简陋,连回乡的路费都是他的同事资助的。
    黄作孚回乡后,与乡人讲求古礼,振兴墨邑文物。他乐善好施,誉满乡里。其姑母家境贫困,老年无依无靠,黄作孚把她接到家中,待以母礼。
    多年前吴家卖了20亩地给黄作孚家,后来吴家败落,吴氏子到处流浪,黄作孚把他找来教育安慰后,把那20亩地的地契无偿还给了他,得以安居乐业。
    燕人刘棻携带亲眷千里来到即墨赴任(司训),刚到10天,亲眷就去世了,他人生地不熟,又领不到俸禄,就打算将亲人尸体就地掩埋。黄作孚知道后,为他买了棺材,并动员一些有钱人家共同为他筹集了数十金,使刘棻得以返乡处理丧事。
    当时,城区贫穷人家死了人都乱埋在附近沟壑,暴骨相望,黄作孚出钱买地,捐出来作为公墓。1523~1524年,即墨大灾,颗粒不收,黄作孚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设粥棚,使几千人免于饿死。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曾明本,曾国藩的嫡孙,民国初年来到全圣观(浮山庙)的最后一任住持。

    辛亥革命后,不甘放弃皇权的恭亲王等王公大臣组织了宗社党,企图恢复清室,曾明本因筹划得力被恭亲王授以秘书长的要职。

    然而宗社党的复辟活动如同蚍蜉撼树,几次举兵皆以惨败而草草收场。两年不到宗社党解体,曾明本和其他党魁们逃到德国租借地青岛,做起了寓公。

    据说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期间,曾明本曾为日军带路进攻德军,以期日本赶走德人占领青岛后,借日人之手谋图复辟。
    他似乎想学明末东渡日本、借兵复明的朱舜水。舜水先生虽然壮志未酬、客死扶桑,300年来却一直为爱国之士所仰慕,其拳拳之心,彪炳千古。而曾明本的借兵之举该如何评价,时间的车轮也自会碾出真迹。

    等到上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狂热分子都已意识到复辟只是一个梦,各自偃旗息鼓,躲进洋楼里自成一统。曾明本自然无可例外,只是他没有像别人一样,每天躺在寓所阳台的摇椅上看落日余辉打发寂寥的时光。他披上道袍,戴上道冠,出家作了道士。

    曾明本最初是在四方芙蓉山的全圣观当住持,后经崂山太平宫道士张道林介绍,买下浮山庙,上了浮山。在这个群峰环抱、海天一色的世外桃源作起了忘怀江湖的观主。
曾明本任浮山庙主持后,经过修缮、增建,规模扩大不少,殿堂也壮观了许多,可能是这座古庙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曾明本把浮山庙也改名为全圣观。

    浮山庙的主持是曾国藩的孙子,但似乎没人真正理解这位显赫家族的后裔何以出家为道。其实他完全可以做个逍遥的寓公,打牌,听戏,饮酒作乐。可是他没有,这或许正因为他是曾门之后。曾氏三代效忠清室,与祖父曾国藩的文治武功相比,与伯父曾纪泽的外交雄略相比,曾明本只是一个失败的复辟者,这很可能使他比别人更能感到改朝换代的痛切,使他觉得自己愧对家门、有负皇恩,尽管他已竭尽心力甚至不择手段。他的出家,是从无可奈何中寻出的一种解脱,也是向世人明志:他耻为那些拿过前清俸禄又摇身一变成为民国元勋的“贰臣”。
    50年代还有人在浮山庙见过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颇有道行的样子,那时他应该已有90高龄。此后便不知所终。

    经历了风雨如晦的岁月,现在的浮山庙仅残存一片地基淹没在荒草中,庙前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死后,只剩下焦黑的树干,直挺挺地立在风中。夕阳下,正像一幅残照对往事作最后的凭吊。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芙蓉山全圣观:位于海拔33米的芙蓉山山顶。1954年,政府利用全圣观的殿舍,建立了芙蓉山小学。全圣观主持曾道长的后人,后来成为了守庙人,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才依依不舍地搬离。
    位于学校内的芙蓉山山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铲平,全圣观北面的一块山坡,这里从1940-1950年代初一直是枪毙犯人的临时刑场。它和旁边德国人留下的海岸堡垒。

    现在的位置是位于现沈阳路、长春路、内蒙古路之间的芙蓉小学(大明路小学)

    芙蓉山上全圣观。初建时间,有观点认为,这处道观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四方海云庵修建的明代。
也有观点认为,该观建于清,其与前海天后宫同属崂山太清宫所属的下院。还有观点认为,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观内祀奉的是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的先哲,香火亦很旺盛。但这几种说法均没有相关的史料为佐证。

    只有一个叫做曾明本的住持在这座道观甚不明晰的岁月中留下了几许并不算太为光彩的笔墨。据说这个曾明本系清代中后期的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嫡孙,不过从曾文正的家谱中却无法查到这个曾明本。曾在清末曾任肃亲王善耆的幕僚,辛亥革命后曾明本曾任复辟组织宗社党秘书长一职,在多次复辟行动失败后,曾也与许多前清的王公贵族一样,在1913年逃往德国人管理之下的青岛寻求庇护。曾明本是如何成为芙蓉山全圣观住持的已无从考证。史料只是记载了在是年,经崂山太平宫的住持张道林介绍,曾购买浮山之阳的朝阳庵的庙产,经过整修和增建,这个几近倾圮的庙宇又焕然一新。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曾把这座新观仍名为全圣观,在这片前眺沧海,后枕青山的清幽之处开始了深居浅出的隐士生活。
    根据一些流传于民间的说法,1914年夏秋,在日本围攻青岛期间,曾明本为日军带路,从山的后侧包抄德军设立于浮山山顶的前哨基地。使日军终于拿下了这一在青岛攻防战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冲。有评论认为,曾之所以如此为之的原因是希望能够获得日本人的帮助,来完成他图谋复辟的妄想。可是曾的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而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行为,也使得曾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中一个小丑式的人物。
    复辟妄想的彻底破灭后,让从来就不甘寂寞的曾明本心灰意冷,终于开始了不问世事的隐士生活,有附近的山民回忆说,他们去山里砍柴时,常能看到曾在观外神情凝重的远眺大海,但谁也无法猜测到他正在思索什么……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还有人称在山中见到过曾,此时他应已有近百岁的高龄,再后来曾明本便彻底的消失在历史岁月的重重迷雾之中了。谁也不知道他的究竟去了哪里……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青岛的街头公园——浮山森林公园

——2014.5.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