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05-18 09:33:02)
标签:

2014世园会

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

青龙山公园

分类: 杂文游记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自打知道了世园会有五处分会场,就按捺不住自己那颗爱四处游荡的心,终于于五月二日来到了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李村河以前见过,尤其是逛李村集时,那里的河床早已干涸,到处都是垃圾,听说现在因为世园会进行了整顿,但真正见到整治后的李村河,还是让人大吃一惊!不禁感慨道:国家的昌盛,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真是不胜枚举啊!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世园李沧分会场,北起2014世园会核心举办地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南至青银高速,全长约9公里,流域面积约35.80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市最大的生态全景生态园,世园李沧分会场园区内设有青龙山公园、自然湿地景观、地标建筑景观桥、生态亲水平台、自然溪流等特色景观区域,栽植了花叶芦竹、千屈菜、水生美人蕉、梭鱼草、睡莲、荷花等20余种水生植物,呈现出一幅具有地域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自我循环的别致画卷。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世园李沧分会场共划分3大区域:生态休闲区位于惠水路和龙水路围合而成,设有茶文化品茗、世园推介名吃、世园特许商品展售、旅游信息咨询和青岛特色旅游纪念品售卖五个主题区;活动体验区位于合川路与金水路交接处,通过中心广场、健身配套和景观道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主题活动,加深分会场在游客中的美好印象,丰富居民的文娱生活;文化展示区位于惠水路观河房景观建筑内,通过追溯主会场“南茶北移”地标建筑的渊源文化和展示世园风采的发展历程,达成与主会场之间的交相呼应,让游客了解世园发展历程同时,感受中华茶文化浓郁底蕴。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李村河发源于世园会举办地百果山森林公园,是市区最大的水系。李村河也是青岛市李沧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李村河主干流发源于崂山山脉李沧区内的石门山麓,流经李村至曲哥庄桥与张村河交汇,自东向西连接起东李片区、李沧商圈、老沧口,最终从胜利桥流入胶州湾。全长17公里,流域总面积 52.30平方公里,是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也是市区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水清沟河、郑州路河、大村庄河等共九条支流汇集于此。为了迎接2014年世园会的到来,横穿李村东西的李村河早于2009年便开始整治。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全长累计约10公里。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景观设计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采用临时过水、“园中园”的设计理念,突出生态化、自然化、精细化的标准,同时引入城市“绿道”的设计手法,有效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提升河道景观水平,努力打造集休闲、文化、经济等功能为一体,主题鲜明、功能明确、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水景观长廊。其主题定为“世园村外莲并蒂,依山依园百味休闲”。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一期工程自青银高速公路至酒店管理学院,长约4公里。河道整治总宽度(含两侧道路、绿化带)约100米至170米,其中河床宽度为40至70米,主河道按照50年一遇、支流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河道北岸衡水路宽15米;河道南岸惠水路宽27米。河道绿化带宽度约26米至60米。河道两侧分别铺设约8500米截污干管,河道设置5道拦水坝和8座桥梁。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注重亲水性和原生态的景观特色,综合考虑泄洪景观的合理布局,通过采用河道蓄水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新型设计理念,形成几个特色景观区域,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停车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该项目将着力展现李沧东部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和山水园林城区建设的特点,努力构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富含亲水生态模式的新型滨河风光带。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二期工程从九水路至金水路,全长约2.4公里,现被命名为“李村河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河道浅水区栽种着蒲苇,芭蕉,陆地上则有八宝景天、花叶玉簪、鸢尾、红松等多种科属的植物。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三期从金水路至世园大道,是最靠近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的一段流域,计划于今年完工。至此,整个李村河上游整治完毕,为即将开幕的世园会周边景观增添色彩。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这里的主题文化为“和”,这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和合学,是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和”精神的总结。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李沧区东部,自青银高速公路至毕家上流水库止,全长约9.8公里。其中李村河主河道全长约7.5公里,主要支流金水河长约2.3公里。整个李村河上游流经侯家庄、王家下河、李家上流等17个社区,项目总占地约2355亩,其中现状水域约750亩,其余约1605亩。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虽然在青岛生活了四十多年,但青岛有座青龙山,我还是首次听说。登上台阶,就会发现——公园虽然不大,但是景色宜人,尤其是有人很少,让在喧闹都市中浮躁的心灵顿时安静了下来......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这么蓝的天空,现在很是少见了!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李村河上中下游治理工程各有不同的定位。其中上游发展滨河休闲文化产业,建设休闲景观长廊;中段改造提升李村大集,建设特色购物、餐饮、娱乐街区;下游则规划建设海、河景观设施,建设河滨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区。在规划设计中,充分注重亲水性和原生态的景观特色,综合考虑泄洪景观的合理布局,通过采用河道蓄水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新型设计理念,形成几个特色景观区域,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停车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该项目将着力展现李沧东部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和山水园林城区建设的特点,努力构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富含亲水生态模式的新型滨河风光带。

    李村河是一条典型的间歇式河流,暴雨季节,河道水位暴涨,而平时则河床中水量较少。作为青岛市重要的泄洪通道,为保证其泄洪功能,平时河床大部分地区没有蓄水,野草丛生,且部分土地裸露,只在中部地区设置有滚水坝,形成较宽阔的水面。河床由于长时间无水,因此除了现有四个滚水坝,另有多条过水公路,行人和车辆可以自由通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对这一类的河道景观设计手法大多是进行筑坝蓄水,通过修建橡皮坝分时段满足蓄水和泄洪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景观设计中,重点立足于绿化、休闲等一般性功能和景观效果,对河道两侧兼顾的较少,如果设计手法和水位控制处理不当,会显得过于生硬,形成所谓河道、驳岸、绿地三部分“分隔”的标准断面。鉴于此,我区采取修建钢性坝的做法,在蓄水和泄洪方面与橡皮坝的功能相同,同时通过对坝体立面的修饰,与周边的环境达到融合。 

    李村河上下游的高差较大,此次综合治理的4公里区段,上下高差约21米。如果修建拦水坝,考虑到景观、防洪与经济的结合,大约需要设置10级拦水坝,而每级大坝高约2-3米。由于拦水坝的数量较多,成本大,平均间隔400米就有一座,间距太小,景观效果也不理想。而坚持充分利用河床的原则,可以带来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利于景观打造。由于不需要建坝蓄水,河床可被开辟成公园绿地,可以进行步行游览和休闲活动,而且河床有地貌丘陵、植被和溪流,景观效果也会很理想。二是利于居民休闲。将河床综合利用,可以进行整体的地貌设计,适当穿插小径,同时将流动的小股河水转化为动态溪流景观,配合大水面形成景观丰富、形态各异的亲水环境,市民可步行游憩,也可戏水休闲。三是利于生态维护。充分利用河床,还可以极大地扩大绿化范围,在河床底部,通过种植芦苇,菖蒲等耐水植物,增加鸟类、鱼类活动的湿地空间,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利于综合利用。利用河床宽阔的腹地,还可开辟健身场地,布置门球、篮球等体育设施,只要不设置构筑物,简单的场地不会对泄洪构成危险。由于有群众活动可以展开,会极大地完善公园功能,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五是利于节约成本。在河床的地貌整理中,可以充分尊重现状,生长良好的植被和树木可以保留,不会因为河床的大开挖而被“处理”掉,同时也相应节约了投资成本。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
    《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因此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概而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这表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来加以概括。
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讲和合。宗教文化与世俗儒家文化之间也讲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太美的天空......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2014青岛世园会李村河分会场——中园: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青龙山公园
      从这里出发,继续我们的李村河生态全景示范园之旅......

——2014.5.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