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6.8微子墓、传说中的张良墓

标签:
2008.6.8山东济宁微子墓张良墓碑林旅游 |
分类: 杂文游记 |
2008.6.8微子墓
路上风光
进大门拾级而上,古槐掩映下的宽阔石质甬道设有青石雕栏。两边石仪高大威严,栩栩如生,分两组依次矗立,人物中有孔子、宋襄公、目夷、仲衍、华佗等殷微子的后裔。另有石马、石羊、石骆驼等吉祥之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周围石榴、柿树成林,院内苍松翠柏掩映,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千顷湖光绕一丘,昭然幽爽对清流。诗传《麦秀》心惟恻,义恤宗黄器共留。山即名微忘得失,湖堪比洁任沉浮。摩残汉碣追仁迹,浩浩云烟弗胜收。”这是清代诗人高元贞《谒微子墓》诗的上部分。诗中以优美的文字指出微子墓的所在位置。
微子墓在千顷湖光中之微山岛西部的山头上,是全岛的制高点,海拔91.6米。当地人称凤凰台,相传曾有凤凰落此而得名。凤凰台坟茔高大,古木参天,占地数十亩。墓前竖有历代石碑七块,其中最早的一块系汉代名相匡衡所立,主碑文“殷微子墓”四个大字,为南昌尉梅福篆书。侍中般伯的横披题额“仁参箕比”乃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名启,殷朝第二十九代王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是其封国,子是其爵位,故称微子。史载:微子的母亲原是帝乙的妾,待立为王后又生“辛”(即纣王)。先,帝乙和后都认为微子启贤明可承王位。可太史却认为“有妻子不可立妾子”,故帝乙死后由纣继位。纣执政后,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荒于朝政。听信费仲、妲己之谗言,铸造炮烙等酷刑残害忠良。建造鹿台、肉林酒池,国势颓败。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
微子出走后不久,周武王兴兵伐纣灭了殷,微子适携祭器归周,陈述纣王无道而殷先王无罪,周武王乃赦微子,复其位。
周武王灭殷后,封纣子武庚于邶接续殷祀。武王死,周成王即位,被封于商都附近的管叔、霍叔、蔡叔(史称三监)勾结武庚等诸侯国发动武装叛乱。周公旦(武王之弟)奉成王命出兵讨伐,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复封微子启于宋地以续殷后,并晋爵为上公,称宾王,让其祭祀商祖,以安抚殷商遗民,世人仍以微子称之。微子便成了春秋时宋国的开国始祖,故亦有宋微子之说。
微子封于宋国后励精图治,使宋国一度强盛起来,到宋襄公时已成为称雄诸侯国的五霸之一。从此种意义上讲,微子又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不但为周朝的安定做出了努力,而且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他备受历代人民的推崇。微山岛古属宋地,环境幽静,故微子死后葬于此地。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县也因此得名。现在的微山岛附近殷姓众多,应是微子的后代了。
位于微子林二门里的甬道西侧。青石质地,高2米,宽1米,厚0.3米。碑面镌刻“殷微子之墓”五个楷书大字。正面左下侧刻有“丰田部队长”字样。抗战后被当地百姓凿去。
(借用,当时没有拍摄,后悔呀!)
当年的铁道游击队、微湖游击大队等抗日武装,以微山岛为根据地,以微山湖为依托,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日军于1942年古历3月初7日向微山岛发起进攻。为避敌锋芒,游击队在掩护当地群众安全撤离后,主动退出了该岛。日本占领军头目丰田领兵驻扎,出于对中国历史名人的敬仰,便让人找来碑料,亲自撰写碑文,立成此碑。一面对中国人烧杀抢掠,一面拜倒在中国古代贤人的脚下,这的确是一种非常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游人来此,无不驻足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