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书籍
活动内容
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调查研究书籍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锻炼清晰、简短、大声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基于全班同学对课外读物的介绍和交流,使大家了解丰富的课外读物世界。调查研究书籍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活动重点:
了解书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活动难点:
使大家了解丰富的课外读物世界。
活动时间:
五课时
实践方式:
调查研究
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谚语:书籍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英国)书籍是心灵的良药。(希腊)书籍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非常忠实。(法国)最忠实的朋友莫过于一本好书。(英国)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国)书籍是世界的精神粮食。(苏联)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苏联)书籍使人成为宇宙的主人。(苏联)生活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英国)
二、学生谈自己对上述谚语的理解。语言组织适度、流畅,表述清楚,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三、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书籍谚语。
四、研究性学习,新授。
(一)书籍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用的书上都有什么内容?
(二)人类为什么离不开书籍?提示学生自己为什么要读书?用事例说明
(三)、我与书籍的关系 ?书籍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提示:我在学什么?知识、技能
五、分组讨论、交流。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调查研究实践任务
第二课时:调查搜集资料
第三课时:整理材料
第四课时
书籍—知识的载体
活动内容:
调查、了解书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活动目标:
调查了解、书籍的发展情况。调查了解、书籍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我与书籍的关系
实践方式:
调查研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确定调查内容
二、设计调查计划
(一)调查表格式
(二)阶段分配
(三)设计调查问题
三、制定调查计划
四、计划样表:学生自己设计
书籍—知识的载体
组名:
组员:
调查内容:
调查步骤:
第一阶段:书籍知多少?
一、古典书籍
(一)、-------
(二)、----- (三)、------
二、现代书籍
(一)、------- (二)、-----
(三)、------
三、未来书籍展望
(一)、------- (二)、-----
(三)、------
第二阶段:书籍与人类社会
一、古代
(一)、-------
(二)、----- (三)、------
二、现代
(一)、-------
(二)、----- (三)、------
三、展望未来
(一)、-------
(二)、----- (三)、------
第三阶段:我与书籍
(一)、-------
(二)、----- (三)、------
课后作业:
完善调查计划
第三课时11月3--- 12月底
调查、搜集、整理第一阶段资料
第四课时
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成果
书籍与人类社会
实践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书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思想感情。我与书籍的关系
实践任务:
调查、了解书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重点:
了解书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了解书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课标思想:本单元主要以学生坚持主动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计划学时:10学时
实践方式:调查研究
第一、二课时3月3、9
目标:通过讨论,了解书籍与我们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的情感。
重点:设计调查计划
难点:调查问题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集体讨论:书籍与我们的关系。小学五年,书籍对我们的影响
二、集体讨论:书籍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书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设计调查计划
(一)阶段分配(古代、近代、现代)
(二)设计调查问题
板书
书籍与人类社会
书籍与我们的关系
书籍对我们的影响
书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后反思:学生讨论较为激烈,积极性很高。
第三课时设计调查表3、16
目标:通过师生互动与集体交流讨论,设计出课后调查表,培养学生对待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
重点:设计调查表
难点:调查表的主要项目。
活动步骤:
一、表的使用要求:每人一份调查表,每个问题一份表,看到表,要知道班级、姓名、问题、调查人、方式、调查时间等。
二、学生分组讨论:调查表中所应涉及的项目。学生各自发表意见,组长记录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三、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设计初稿,教师在黑板列出项目师生互动讨论。
四、根据所用项目确定表样。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可进行适当改动,画到本人的作业本中。
五、确定本周调查内容,课后进行调查。
板书
班级
|
|
姓名
|
|
小组名称
|
|
调查内容
|
|
调查方式
|
|
调查人员
|
|
调查时间
|
|
调查结果:
|
备注:
|
课后反思:
学生对调查表中几种主要项目的设计较好,基本都能涉及到,与平时的练习有较大关系。对表样的设计稍有欠缺,过于简单,应加强练习。
第四-九课时 资料整理3、23
-5、11
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锻炼学生筛选、提取、汇总的能力,并产生热爱书籍的情感。
重点:取精去粗
难点:取精去粗
教学过程:
一、资料整理
(一)集体交流
(二)小组交流
(三)小组对调查内容进行筛选、整理。
(四)选取精华,对有用的材料进行汇总,对不合乎要求的提出意见,既注意事项。
二、教师指导,对整理好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学生进一步整理。
四、布置下一步任务。
板书
资料整理---去粗取精
课后反思:
对内容的筛选较差,但较为认真。
第十课时
阶段汇报5、18
目标:通过汇报,练习学生的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籍,要爱护书籍,合理的利用书籍。
重点:阶段调查成果汇报
难点:程序与组织语言
活动步骤:
一、小组准备:熟悉汇报内容、组织语言、发言顺序。
二、分小组汇报。
三、过程:
介绍小组情况
调查过程
分工合作情况
结论汇报
意见与建议
师小结
四、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五、准备第三阶段调查内容。
板书
阶段汇报----我的成果
课后反思:内容较为翔实,准备充分,说明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汇报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与书籍
实践目标:
运用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网上查询等调查方式了每个人的的工作、生活与书籍的关系。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书籍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进而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作风和习惯。
重点:
通过了解书籍与每个人的关系,感受书籍在人类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难点:
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体现课标思想:本单元主要以学生坚持主动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计划学时:6学时
第十一课时
制定调查问题5、25
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制定出具体的调查问题,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书籍,应更好的、合理的实用书籍。
重点:设计调查问题
难点:调查问题合理、简便易行
活动步骤:
一、对上一阶段调查情况进行反思,强调以后调查应注意事项。
二、集体讨论调查范围、小组讨论调查内容
三、制定调查内容
(一)书籍对身边人的影响。
(二)书籍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三)书籍对我的影响。
(四)对调查目标进行调查内容设计。师巡回进行指导。
三、调查分工。如:网上查询(1)人
查阅资料(2)人 调查走访(3)人
板书
问题设计
书籍对身边人的影响。
书籍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书籍对我的影响。
课后反思:调查问题的涉及范围窄小,应引导学生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
第十-十四课时
资料整理6、1-22
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去粗取精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资料的选取
难点:分析资料
活动步骤:
一、教师察看学生调查情况。
二、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本小组调查情况,主要汇报调查过程。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整理。
(一)逐个讨论每个人的调查结果。
(二)进行集体分析,确定是否保留。
(三)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提出合理性建议,帮助学生选取材料。
(四)整理到公用本上。
四、确定下一周调查内容,课后进行调查。
板书
资料整理---去粗取精
课后反思:筛选问题的能力较差,要加强培养。
第十六课时
阶段汇报6、29
目标:通过汇报,练习学生的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行为习惯。
重点:阶段调查成果汇报
难点:程序与组织语言
活动步骤:
一、小组准备:熟悉汇报内容、组织语言、发言顺序。
二、分小组汇报。
三、过程:
介绍小组情况
调查过程
分工合作情况
结论汇报
意见与建议
师小结
四、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师对本学期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学生谈体会与打算
板书
阶段汇报----我的成果
课后反思:个别学生较为拘谨,以后注意培养其自信心。
来源:互联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