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4政府工作报告教育最亮点教育公平 |
分类: 杂谈 |
从延续性来看,对于教育都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4年,“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2013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2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11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10年。
从新提法来看,首提“公平发展”。对于教育公平问题,虽然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过涉及,如2013年提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2011年提出“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等,但是都没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公平问题上升的高度,将“公平发展”与“优先发展”并列提出,作为教育主题的总纲。这说明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更说明新一届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态度和决心。
从新提法来看,首提“农村学生上大学人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提出,这是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一个必要措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因为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欠缺,在上重点大学的几率上远远低于城市或富裕地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农村学生自己可以克服的困难,也不是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地方政府可以解决的问题,更不是高校愿意自觉自愿解决的问题,只能是政府,只能是中央政府,只能是中央政府逐步通过行政措施进行解决。
从最亮点来看,就是对于教育的定位问题。对于教育的定位,2013年提出“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2012年提出“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2010年提出“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教育的地位,开天辟地的提出:“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这是全世界各国的共识,但是,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孩子,如果教育不从孩子的角度着眼,如果不让学生拥有公平发展的教育机会,教育只能是失败或者是表面繁荣。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出现教育与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的内容,但是教育的对象——孩子——拥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能差?中国的未来能差?
对于教育,是关系下一代的问题,是关系民族素质的问题,是关于国家未来的问题。我们要勇于发现问题,要勤于研究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对于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发现的问题懒于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回避胡干瞎干都不是对待问题的正确方式。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关系到孩子未来,但是解决问题不能仅靠国家,更不能要求孩子怎么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