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该如何“花钱”和“办事”?

(2013-03-26 20:24:17)
标签:

花了什么钱

办了什么事

以人为本

杂谈

分类: 杂谈

22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上说,公开透明是最有效反腐剂。政府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信息,要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预算公开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什么钱办了什么事。

   实事求是的讲,从十八大产生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全国人大产生新一届政府以来,无论是从舆论导向还是实际作为,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李克强总理的上述表态虽然是针对政府官员来说的,但是更多的是让老百姓充满了信心。李克强总理的上述言论虽然讲的是反腐倡廉问题,但是其中的一句话说到老百姓的心里,那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什么钱办了什么事。也就是说要让老百姓心里有个明白账,明白了才能增进了解,相互了解才能增加信任,政府和人民信任了才能构建出和谐社会。在赞同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同时,建议政府及其官员在花钱办事的时候,还要明确以下三点:

第一,政府要知道“花了谁的钱,办了谁的事”。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有人说这个不是个问题,其实不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对此存在错误的认识,想当然的认为:政府花钱就是花政府的钱,花政府的钱为老百姓办事,哪怕是优先为政府自己做事都是正常的,老百姓应该对政府感恩戴德,即使不能感恩戴德也不该提意见。事实上,政府花钱表面看是花政府的钱,实际上是财政的钱,财政的钱不是来源于政府,而是来源于税收,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政府必须明确:花的是老百姓的钱,办的是老百姓的事,搞不清楚这一点,其它的都是空的。

第二,让百姓知道“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 前面说过:花了老百姓的钱,为了老百姓的事。所以老百姓就应该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儿了,老百姓要想清楚明白,最可靠的途径就是通过政府,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做到政务公开。现实的情况是,虽然政务公开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选择性公开甚至是不公开,从而导致老百姓怀疑存在“暗箱操作”,不利于政府和人民和谐关系的构建,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让百姓知道“怎么花了钱,如何办了事”。 每年的政府或部门报告中,都会列举一年中要花多少钱,要办多少事情,中间也会添加一些事情,也会追加预算,如果是必须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实属正常。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钱花的不值,很多事情是重复建设,甚至是“瞎折腾”,一些城市设施今天挖了,明天换了领导再扒开,做事情缺乏规划,没有前瞻性和持续性,一件事情年年做,年年都做一件事,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除了浪费财力物力,除了滋生腐败以外,留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折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官员带着“政绩”升迁了,留给当地的就是亏空。

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对于政府在花钱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四点:政府要知道“花了谁的钱,办了谁的事”,让百姓知道“花了什么钱,办了什么事”,让百姓知道“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让百姓知道“怎么花了钱,如何办了事”。要实现这四点,政府必须切实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老百姓心中有个明白,心里有个盼头,如果实现了这四点,就可以让老百姓信而且服,有了老百姓的信服,才能实现“中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