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囧》的高票房是因为国民欣赏水平偏低?

(2013-01-06 15:21:49)
标签:

泰囧

晓苏

三俗

欣赏水平偏低

文化使命

杂谈

分类: 杂谈

15,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在政协会上炮轰电影《泰》,认为 “《泰》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

本来在这个事情之前,限于孤陋寡闻等因素,真的不知道我国还有这么一位具有“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看了这个报道以后,觉得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位具有担当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于是百度搜索一下,果然有其人,百度百科说:其人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狗戏》、《重上娘山》、《麦地上的女人》和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作品多次获省市各种奖励和多种刊物奖,有的已译成英文和法文在国外发表。中国作协会员。现居武汉,为某杂志主编。看后知道,此公小说写了不少,但是说实话一篇也没看过,不好评论这些小说是如何“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的,或许就是因为没看这些小说,所以才导致过敏欣赏水平偏低呢,没有将这位具有“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的作品宣传推广,真是社会和国民的悲哀。

说实话,《泰》这部电影看过,是在元旦前看的,当时就是把它作为一个纯粹逗乐子的东西看看,看的过程中被逗笑多次,而且看完了也就完了,或许真的是欣赏水平偏低(可能不是偏低,是很低),在看的过程中以及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意识到电影在“贱下”与“炫富”,或许我们因为欣赏水平很低,导致我们丧失了自我意识,所以被人家电影人“开涮,挖苦、讽刺、作贱”了都不知道,原来没有知识真的很可怕,没有欣赏水平真的很悲哀呢。现在经过知识分子这么一说,幡然觉醒,甚至气愤填膺,原来我们被人耍了都不知道。不仅如此,我们这些欣赏水平偏低的国民居然还屁颠屁颠的甚至是犯贱的掏腰包看电影,让这样一部“没有审美价值与艺术含量的电影”获得高达11亿的票房,这让那些“有担当的知识分子”情何以堪?这对于那些能够“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的作品却不为人知,是何等的残酷不公?

看过了才有发言权,作家同志能将这部电影分析的这么透彻,绝对是仔细看过了,不应该是看看海报,或者是别人的讲述,因为说的很详细,说“电影里面宣扬的全是不良观点,有钱人可以施舍下层人,有钱可以买来与范冰冰睡觉等等”。因为我是属于“欣赏水平偏低”的国民一员,看电影就是看热闹的,所以没有细琢磨电影中究竟宣扬了哪些不良观点,而且“全是不良观点”,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成是褒奖的,因为能将一部作品中的观点都拍成“不良观点”,那是需要相当的水平的。

虽然不知道电影宣传的所有观点究竟如何的不良,可是作家同志告诉我们的两个倒是可以说说的。其一,“有钱人可以施舍下层人”,这个不对吗?你没有钱怎么施舍?给他一本书,告诉他‘读书改变命运’吗?你给下层人一本书看看?我们说要求人追求上进,摆脱贫穷绝对没错,可是前提是先让人填饱肚子活下来吧,如果有钱人都能施舍下层人,我觉得不是坏事,至少不会出现河南兰考发生的孤儿烧死事件,不是吗?另一个观点,我们先不说范冰冰看了以后会不会找作家同志的事,至少说,现实中花钱包养或者睡明星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貌似这样拍是在揭露社会现实啊,懂不懂?难道说:文化担当就是只讲社会好的一面,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就是宣扬不良观点?那不是又回到“高大全”时代了吗?照这样的推论,我们的新闻就应该都是好事,不能说存在的问题了?

我们承认文化产业具有“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与欣赏水平”的使命,但是文化产业不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运作。我们不否认电影中存在不足,但是不能一棍子打死吧,不能将电影的高票房就说成是“国民欣赏水平偏低”吧?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一下:作家同志做这样的发言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气?甚至是帮助电影从另一个角度造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