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观察者:观察者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什么是被观察者:被观察者是指我们自身之外所有的事物。作为观察者的我们无论是在观察还是不在观察,被观察者都是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的,即被观察者的存在与否,与观察者是否存在没有关系。
如果对上述“观察者” 和“被观察者”的定义,及彼此关系没有异议的话,那么请看如下的事实。现代科学告诉我们:
比如:观察者感觉到“颜色”的体验,那是有一定波长的电磁波(380——780纳米)我们称它为光波,与人体的视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就光波本身而言,它并不能形成任何的颜色。
比如:观察者感觉到“声音”的体验,那是有一定频率(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波,我们称它为声波,与人体的听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就声波本身而言,它并不能形成任何的声音。
再比如:观察者触摸到“实物”的体验,那是有众多的分子集合,与人体的触觉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就分子本身而言,它并不能形成任何的实物。
如果告诉你有一种东西,它即不能看也不能听,对于它我们不会产生任何的感知。任何的想象、比方和假设都不适合它,那么你会怎么看呢?你一定会说:“这样的东西不存在或者是没有意义”,对吧!也就是说,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会是与我们发生某种联系的。
由此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悖论现象:根据被观察者的定义,如果真的有被观察者的存在,那么一定是我们不能感知的,等于是说没有一个外部世界的存在,因为对不能感知的存在意味着没意义。反之,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被观察者的存在,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区别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哪个是主哪个又是客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