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成功
——新学期伊始写给青少年学员的话
过去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背景,而当今的社会是知识决定命运。一个人想要进步,想要成功,就必需掌握丰富的知识。知识从学习中得到,那么我们要学习什么?简单一个字,就是“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也是一本书。我们又常常听到一句话“死读书,读死书”,说的是只理解表面意思,不愿意思考,也不会思考。只有具备了思考习惯的人,人生才会精彩,否则不论你读了多少“书”,不去思考,就无法掌握住“书”中的知识,也就无法进步,更无法成功。我们开月总结会的时候常叮嘱大家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说学习。
在培训中心,大家最崇拜的人是谁,我想绝大部分同学会说是“严伯伯”,为什么呢?因为严伯伯说话很有道理,可是为什么严伯伯说话有道理,你们就做不到呢?这就是知识的差距。
严伯伯年龄比你们大,阅历比你们丰富,但这个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说年纪越大,懂得就一定越多,关键在于知识量的多寡,知识要靠学习去积累,要多看书、多观察。
也许你们会说,现在国内很多青少年球员都提前转了职业,他们中有些人选择了不读书,那么我也可以选择不读书,真的可以这样吗?肯定不行。首先你们没有达到职业球员的水平,其次没有人能保证他们的高尔夫之路会一直走下去,高尔夫选手越来越多,而冠军只有一个,一旦发现自己不再适合走高尔夫的职业道路,想回头再捡起书本的时候就会很难。
在魏圣美16岁转职业的时候,天才球员伍兹曾经这样对她说:“我16岁的时候,只想着怎么进大学。我想那正是你的成长阶段。很明显,你的教育以及脑力开发是第一位的。我在斯坦福大学中学到的东西真的很了不起。我在大学时代遇到的一些人对我终生都产生了影响。”
最后魏圣美选择了一边读书一边打球,现在她斯坦福大学毕业了,相信不论她能否再次掀起高尔夫赛场上“小魔女”的辉煌,她在斯坦福所学到的东西一定会令她终生受益匪浅。
再说思考。
思考构建在学习的基础上,每天不学习,或者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动脑子,脑子就会生锈,就懒得去思考,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常常给你们补脑,比如吃鱼虾、海藻、核桃等等,补了脑就是要你们去动脑,不要可怜你的脑细胞,你的脑细胞够你挥霍一辈子都多。只补脑不思考,永远都不能变聪明,或者说聪明没用到正道上,白白糟蹋了家长的一片苦心。
我们有很多学员每次打球成绩如过山车,起伏非常大,一是部分学员技术还不稳定,靠运气发挥,二是技术相对稳定,心态不稳定。这些问题除了需要多参加比赛,多去历练,还需要学员能够学会思考。比如每打完一场比赛,要能总结出我今天失误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失误,早餐吃得多还是少,热身够不够,是技术上有欠缺,还是心态上有放松或者紧张过度。
或者说今天我打得比较好,为什么会好;一开始有失误,但是后来调整过来了,当时是怎么调整好心态的。每次比赛完之后回去认真思考一番,久而久之就是比赛经验,这种经验是你的私人财富,是他人模仿不到的。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已经在思考,比如判断出今天的风向、风力,果岭草的走向、高低,然后去决定怎么打。是使用七号铁还是五号铁,是用切杆还是推杆。我们要将这些片段的思考集合在一起,就完整了,就是一整场比赛的经验。
最后说成功。
什么是成功?培训中心有不少老学员已经拿了很多个冠军,他们是不是就已经成功了,就不需要继续学习、继续思考了?
有很多青少年选手,在汇丰比赛、中信比赛等全国青少年比赛中确实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就像昙花一现,往往取得一个两个冠军之后就无声无息了。一次两次的胜利不能称之为成功,成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具有了足够的能量,每一次比赛都有冲击第一名的实力,并且把握住了比赛,稳定地发挥,那时候你才算成功。
中国有句古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有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就算你已经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仍然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否则你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思考的重要性。第一学期已经过去,不论你曾经有过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泪水,都成为过往云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拥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