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惠成长过程解析
——作者为黄山青少年培训中心教练总监周易
在今天刚刚结束的全国高尔夫球团体赛中首轮比赛中,黄山高尔夫培训中心的小选手常文惠以72杆的好成绩与CLPGA名将田红并列女子组第一。作为她的教练,为她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比赛就打出这么好的成绩感到骄傲。并预祝她在后几天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常文惠在练习挥杆
我是2010年5月第一次见到常文惠的,她平时放学后,就一个人来到上海大都会练习场,独自一人进行挥杆和切杆练习,非常认真和自觉,偶尔会有个别驻场教练来给她指点一下,但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在我认识她时,她已打了近3年球,成绩在85杆左右,也曾在上海青少年巡回赛中取得过第一名,但成绩并不稳定。常文惠和同龄的孩子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但由于缺乏系统训练,整体挥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击球极不稳定,经常打出大左曲,甚至连几十码的短切也带左曲,并且在果岭上不停球。前任教练为了改正她的大左曲,采用了弱式握杆,然而过分的内侧上杆和手腕过于主动的翻转不但没能治愈左曲,反而常常打出更加严重的大左曲。通过对她挥杆特点的分析,我决定先从改善她的左曲入手,为此我做了如下调整:
①改左手弱式握杆为强式握杆
②减少击球过程中的手腕翻转
③将挥杆平面变陡,以根治内侧上杆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常文惠感知挥杆平面,我首先让她放弃距离,不要发力,几节课后,尽管她的距离有所下降(9铁还不到100码),但她的左曲问题基本解决,击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师生之间也因此建立了相互的信任感。
随后,我应黄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中心主任严军的邀请,从美国来黄山执教。出于对我的信任,常文惠的父母忍痛将爱女独自一人送到了黄山,开始了正规的系统训练。
根据常文惠的身体条件,对高尔夫的热情程度及家长对其将来走职业路线的支持,我将常文惠定位为具有职业潜力的学员培养。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是难以在竞争中取胜的,我一向认为高尔夫的魂是挥杆,特别是木杆的距离及铁杆的精度和稳定性。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挥杆系统的支持,要想稳定的突破标准杆的瓶颈是绝无可能的。为了强调挥杆对成绩稳定性的主导作用,在常文惠训练初期,除了做一般性的推切练习外,我将80%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挥杆系统的建立和巩固上。我刻意忽略推切,目的是想让常文惠认为除了提高挥杆质量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提高成绩,这可以使她对挥杆的练习更加刻苦专注。
在建立常文惠挥杆系统初期,我着重注意了几个方面:
1、对杆头运动轨迹的感知
杆头的运动轨迹决定了一个人的挥杆平面,而杆头运动轨迹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平面,我们对球杆施加的力量的方向,都应该与挥杆平面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将身体产生的力量有效稳定地传递给杆头。这种对杆头运动轨迹的感知是建立稳定、无补偿系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期的工作几乎无法进行。
2、培养节奏感
节奏是一个挥杆系统的命脉,没有一个稳定、可重复的节奏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可重复的挥杆。挥杆的节奏是通过对人杆体系的固有频率的感知培养出来的。良好的节奏感是常文惠挥杆稳定精确的关键所在。
3、正确的发力次序和时机
一个好的挥杆体系不但要精准稳定,同时也必须能够产生足够的杆头速度,对于培养尚未发育的青少年选手来讲,通过过早的力量训练来提高杆头的速度,会对孩子的正常生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尽量避免。我所提倡的是在现有的力量基础上,通过提高挥杆效率来取得最大杆速的做法,使身体产生的能量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传递到杆头,如何达到高效率牵涉到很多具体的技术细节,这里我就不详细讨论了,关键是有如下几个。
①发力的部位
②发力的次序
③发力的方式
④力的方向
⑤力的传导过程
⑥力的转换
对杆头轨迹和人杆体系固有频率的感知是确保稳定性和挥杆效率的基础,也是击球距离及距离控制的保证。通过一年的训练,12岁的常文惠的挥杆无论在距离(一号木平均220~230码,8铁145码)还是精准度(GIR超过70%)上都达到了一个接近职业球员的标准。
在常文惠挥杆系统建立之后,我开始逐渐将重点转移到推杆和救球能力的培养上。目前大部分教练都将果岭附近的救球作为训练的重点。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从迅速提高成绩的角度看,大量的切推练习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效果,但同时也容易因具备了过强的救球能力而失去挥杆训练的积极性,或者放松了对挥杆质量的要求。与挥杆相比,切推救球只是在挥杆失误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措施,即便是补救成功,也只是保了个帕。没有足够的标ON是难以稳定的保持低于标准杆的水平,所以挥杆的准确性才是突破7字头的关键。从长远的训练角度考虑,我们首先应做到的是如何避免失误,在避免失误的努力达到极限时,才可将重点转移到如何弥补失误。正是出于长远的考虑,我暂时对常文惠的短打没有投入过多的训练。但由于她扎实的挥杆基本功,使她得以在救球能力一般的情况下,通过稳定的开球和精准的铁杆将成绩稳定在标准杆上下。
我相信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完善,常文惠将在LPGA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