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2020-02-24 18:59:37)
标签:

转载

日本瓷器底款大全,款识综述

日本陶瓷的款识,
是在接受中国陶瓷文化的后期同步发展起来的。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所以,许多方面保留着中国陶瓷文化的形态,
甚至有原封不动的照搬之处,
尤其在款识内容上更是充分地反映着中国文化的风采。

后来,在聪慧勤劳的日本陶艺家和
陶工们的艺术实践及生产实践中,
也有许多方面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
这正是值得我们一述的地方。


款识,是中国的称谓,日本称铭款。
款识的来源始于青铜
器上的铭文,
按中国明代方以智撰写的训诂书《通雅》中引证,

款为阴文,即凹字,
识,在这里读作zhi,与志同音,表示阳文
即凸字。

就器物内外铭文而言,
外为款,内为识。
又记载说,花
纹为款,篆刻为识,通称款识。

实上的应用,款与识的本意
或界线已经很淡漠子,
无论对青铜器、印章、陶瓷上的阴文或
阳文,都以款识相称了。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而且在中国书画上的署名和题款,
也称作了款识。
这就更无所谓款与识的区别了,
同时的阴文与阳
文和款与识的对应概念也逐渐少为人知了,


从日本陶瓷款识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来看,
可以将这些款
识分为两个阶段,或说是两个部分。

一部分日本称作窑印,
大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空町时代,

另一部分,兴于江户初期
即款识,实际窑印的含义也包括在内。

所谓窑印,我们以备前烧为例,
是指窑具和器物上刻划的标记。
这是由于登窑大窑的产生,

为了区别各家陶器和使用的窑具,而顺便作的记号。

鉴于款识的本质概念,是物属谁有的问题。
因此说,这些窑印虽然极少与陶工们的名字有关,
也应属于款识的范畴之内,或称早期的款识。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窑印中包括由横、竖、斜、弧等线条组成的图案或是符号,

偶而亦见汉字和日文字母,还有一些是数目字。
其中的汉字和平假名恐怕与他们各自的家族、姓名、居地有关。

据日本陶瓷资料记载,
备前烧中有一圆圈内的“吉”字窑印,
物主是吉右卫门(永禄年间15581569烧制)。

同一形式的“大”字,物
主为大飨吉藏。这个“吉”字和“大”字,
显然是他们各自姓名的缩写或是代称了。

当然,窑印中的文字和数字,
不一定都与其姓名有关,
也许同物主的生活、生产等因素有联系,
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饶有兴趣的是,这些被称作窑印的符号,
有些竟延续到了江户中期还有它们的痕迹。

可见,一些窑的款识仍停留在
最原始的狭义概念上,
即只作为归属的代号,
几乎看不出同某一文化的内容相关,
更谈不上与艺术有缘了。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第二个部分,也是日本陶瓷款识的主体部分,
前面已谈到,
是兴盛于江户初期到中期,
至于产生于何时,

据日本槽崎彰一
和森田稔两位专家掌握的资料,
早在9世纪初就出现了纪年的款识,
是在正仓院收藏的一件须惠器上,
墨书着“弘仁二年九
月十八日定八斤七两小”,
弘仁二年即811年。

由此得知,日本最早的款识起码始于这个时期。
然而形成规模和风格,
还是从江户中期谈起,
整个江户时代到明治,

[转载]日本瓷器底款,款识综述

款识作为陶瓷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尽管方圆甚小,确也起到了难得的作用,
如具有纪年款的陶瓷,
可助断代,
具有名款的有利掌握某一陶家、陶工的简历,
具有窑名款的又可一目了然地知道产地产家。

总之
日本瓷器款识是后世鉴定陶瓷的可据资料,
是研究日本古陶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