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图们江出海口——飞地防川纪行

标签:
转载 |
http://s10/bmiddle/67e8b185gb342a5387a49&690
2011年10月,和老关一起去吉林汪清林业局参加国家林业局的一个会议,虽然路程不算太远,可是路途不太顺畅,15日开会13日就出发了,下午2点半左右在伊春乘坐旅游号,半夜到哈尔滨时候,列车换车次,我们又换铺,早
晨3点多到的牡丹江,在这里乘汽车去汪清。
出了牡丹江站,问长途客车站的位置,被告知在牡丹江北站附近,这里是南站。这时我们一行已有6人,我和老关、翠峦曹、乌马河张、友好王、金山屯张,听说路程还不远,我提议不坐车了,走走。结果用半个小时左右绕了一个大圈,到了北站才发现就是牡丹江站的北出口,也算是幽了我们一默。
汪清林业局属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朝鲜族占总人口40%左右,街上的招牌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牌子都是中朝两种文字。
边境小城——图们
17日下午会议结束,会务组派车送到图们,我和老关、老曹、老张决定去边境转转,当晚就住在图们了,晚间吃的正宗朝鲜族狗肉。
对面那座山是朝鲜的
http://s16/middle/67e8b185hb2e9957a3faf&690
江畔公园
http://s5/middle/67e8b185hb2e99f0dbac4&690
本人
http://s12/middle/67e8b185hb2e9a30024eb&690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e9a6c5c679&690
http://s9/middle/67e8b185hb2e9c8321e58&690
图们江对岸的朝鲜南阳市
http://s11/middle/67e8b185hb2e9d276fc5a&690
这个建筑物上边有个巨幅照片,用18倍光学变焦还看不清楚,后来开数码变焦,才拍到,原来是朝鲜的伟大领袖
http://s7/middle/67e8b185hb2e9e0d6dbc6&690
图们口岸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e9e4e854d9&690
图们江大桥,桥身红色的是中国,蓝色是朝鲜
http://s4/middle/67e8b185hb2e9eacf1483&690
我在桥头
http://s14/middle/67e8b185hb2e9ee45703d&690
10月17日,雇车去珲春里边有个鸡鸣闻三国的地方观光,距离图们130多公里,一天时间,车资350元。
防川位于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入海口,人称“东方第一村”。中朝俄交界的鼎足地带。登高远眺,三国风光尽在咫尺,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的感受,领略欧亚交汇的异域风情。
沿途风光,拍的朝鲜
http://s12/middle/67e8b185h784aa1f192ab&690
http://s2/middle/67e8b185h784aa2b5e331&690
http://s15/middle/67e8b185hb2ea5d885e6e&690
http://s6/middle/67e8b185hb2ea5e88f625&690
http://s1/middle/67e8b185hb2ea5ee46b20&690
http://s15/middle/67e8b185hb2ea5f30cd1e&690
第一座断桥,日本人修的,苏军进东北时炸断。当时日本人通过这座桥把在中国掠夺的资源经过朝鲜运往日本。
http://s1/middle/67e8b185hb2ea69411ef0&690
http://s9/middle/67e8b185hb2ea69abcfd8&690
http://s3/middle/67e8b185hb2ea6a16ba12&690
http://s4/middle/67e8b185hb2ea70400ad3&690
龙虎石刻
http://s2/middle/67e8b185hb2ea89e082f1&690
http://s3/middle/67e8b185hb2ea89ff0ff2&690
http://s16/middle/67e8b185hb2ea8a1d963f&690
下面是第二座断桥,靠近朝鲜30米左右炸断,所以我拍照所在位置实际上已经是朝鲜领土了,对岸有个简陋的朝鲜哨卡,还有碉堡。
这是日本人修的桥头堡
http://s16/middle/67e8b185hb2eaa2edf5ff&690
第二座断桥
边上还有一座桥没完工,当天江面风很大,桥上站不住人,我们几个互相搀扶,好危险
http://s8/middle/67e8b185hb2eaacb46bb7&690
http://s1/middle/67e8b185hb2eaace222a0&690
朝鲜哨所,和中国差距太大了
http://s2/middle/67e8b185hb2eaad1f2ea1&690
一步之遥,就能和朝鲜老乡交流了
http://s4/middle/67e8b185hb2eaad5c4623&690
http://s7/middle/67e8b185hb2eaad994c26&690
这座桥没建完,日本人就投降了
http://s13/middle/67e8b185hb2eaade593ac&690
http://s13/middle/67e8b185hb2eaae228a9c&690
http://s14/middle/67e8b185hb2eaae5f933d&690
沿途拍的朝鲜,公路是砂石路,士兵住地堡,差距还是很大的
http://s4/middle/67e8b185hb2eab8975c33&690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eab8f2eed9&690
http://s7/middle/67e8b185hb2eab94e7c16&690
http://s6/middle/67e8b185hb2eaba241655&690
http://s8/middle/67e8b185hb2eaba8eed97&690
口岸通关的车队
http://s6/middle/67e8b185hb2eabb184625&690
沙石公路,地堡
http://s16/middle/67e8b185hb2eabb83227f&690
飞地——防川
防川终于到了
防川位于敬信乡,距珲春市区65公里,是我国唯一与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处,濒江临海,依山傍水,东南与俄罗斯的小镇包得哥尔那亚毗邻,西南与朝鲜的豆满江市隔江相望;俄、朝的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相接。从防川沿图们江顺流而下,约15公里即可进入日本海。
从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经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可成为中国同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
敬信防川村位于张鼓峰下,再往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监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了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苏联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防川的军民自豪地说,这里是“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
离海最近,却属内陆,这是历史的悲哀。瞭望塔下立有一块“土字牌”。它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国界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的起点。公元1886年,清政府派都察院左副御史吴大澄与俄国谈判,立下这块“土字牌”。“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质地为花岗岩。在对着中国的这一侧正中竖刻着“土字牌”三个大字,左边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几个字。俄罗斯一侧刻有俄文“T”的字样。“土字牌”上字不多,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在其中。据民间传说,当时在吴大澄与俄国谈判后,负责立界碑的几个清兵由于喝醉了酒(一说是鸦片烟瘾犯了),把界碑抬到防川后,再也懒得往前走半步。这样虽然东海近在咫尺,界碑却挡住了我们的出路。留给今人的不仅是对于清政府腐朽体制的辛酸,还有望洋
兴叹的无奈。
身临防川,看三国景观,望历史烟云,没有人不感慨万千。“土字牌”在经受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是否还在诉说着当然的屈辱与悲凉?封闭没有出路,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发展经济,更离不开巩固的国防。
李鹏总理在此赋诗: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
(以上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防川词条)
一边是朝鲜,一边是俄罗斯,只有这条路是中国领土
http://s5/middle/67e8b185hb2eae84eb264&690
土字碑前
http://s4/middle/67e8b185hb2eaed3cd9a3&690
http://s15/middle/67e8b185hb2eaed79ec1e&690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eaedd58409&690
防川的中国哨所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fda7ad3729&690
哨所楼顶远眺,那座桥是连接朝鲜和俄罗斯的,更远处是日本海
http://s11/middle/67e8b185hb2fdd539d0da&690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fdd77df5a9&690
我目前拍照的位置是哨所最突出的位置,背景是朝鲜和俄罗斯
http://s2/middle/67e8b185h784c96825951&690
哨所楼顶南侧女儿墙,背后是朝鲜
http://s10/middle/67e8b185hb2fde670dd39&690
哨所楼顶北侧女儿墙,背后是俄罗斯
http://s5/middle/67e8b185hb2fdeb4ea894&690
俄罗斯小镇,就是哨所楼下
http://s3/middle/67e8b185hb2fdf6f9a3f2&690
国人多以“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来向世人炫耀防川的特殊地理位置。但国人似乎是忘了,这道特殊的风景线其实是中华民族身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痕。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谊。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侵略黑龙江流域,结果被清军打败。此后,两国经过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沙俄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也趁火打劫,再次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随后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
在被掠夺土地的最南端,沙俄将图们江入海口北岸约十五公里的地段划为已有。这样,大清国东端陆地和海洋失去了联系。防川就位于俄罗斯占据的北岸十五公里的范围内,是一块飞地,又称防川岛,是世之罕见的陆上孤岛。国人从陆路进出这块飞地要借路于沙俄的沿江路段。七十年代初,通往防川的沿江路段被江水冲毁,国家便投资近千万,在江湾里垫起了一条堤坝,总长近一公里,名叫洋馆坪坝。此堤坝替代了原来的沿江路段,这样,中方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从陆路进出防川的问题。
在防川可以眺望日本海。从防川沿图们江顺江而下十五公里即可进入日本海。就地理距离而言,防川是中国到朝鲜的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距海参崴一百八十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只有八百公里。
然而,历史没有眷顾中华民族。俄罗斯据有图们江入海口的北岸,朝鲜据有入海口的南岸。俄朝各据一边,如同一把铁钳,截断了中国东端陆地与海洋的联系,使吉林省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中方虽有沿图们江出海的权力,但由于江水流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内江修建港口,只能通过陆路向人家的港口转运货物。
我国一位领导人在视察防川时感叹:“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
朝鲜战争爆发及停战后,东北亚的国际关系长期处于冷战与对抗之中,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也时好时坏。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我国正式提出恢复经图们江出海权问题,并与苏联和朝鲜进行过交涉,两国对此均不持异议。但是,由于中苏两党分歧加剧,两国关系破裂,边界谈判中断,此事就被搁置下来。而珲春由于地处边疆战略要地,长期是军事禁区,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随着中苏两国关系逐渐好转,重开边界谈判,苏联承认了我国经图们江的出海权,朝鲜也表示同意。1992年3月,《中苏东段边界协定》正式生效,我国经图们江出海权得到了恢复。
晚清朝廷奇人吴大徵
离开了防川哨所返回的途中,怀着敬仰的心情瞻仰了吴大徵的雕像,深深感觉男儿当如是,国人当如是。
http://s14/middle/67e8b185hb2fe557891fd&690
http://s10/middle/67e8b185h784ca2512949&690
http://s3/middle/67e8b185h784ca25750c2&690
先贤手迹 《皇华纪程》
http://s7/middle/67e8b185hb2fe5ba769d6&690
http://s2/middle/67e8b185hb2fe5be46201&690
http://s2/middle/67e8b185hb2fe5c30b8b1&690
在先贤雕塑前留个影
http://s11/middle/67e8b185hb2fe6540392a&690
吴大瀓(1835-1902),字清卿,江苏吴县人。1867年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1877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诏给三品卿衔,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次年,授太仆寺卿。1883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次年,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使查勘侵界。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门江口的航行权。1887年,调任广东巡抚,又同葡萄牙强占澳门和香山七村的侵略活动作斗争。1888年,郑州黄河决堤,吴大澄参与治理,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澄时任湖南巡抚,奏请从军。8月15日、17日连电“奏请统率湘军赴朝督战”。不久,获清廷允准,“带勇北上”。旋被任为帮办东征军务。
1895年1月,吴大澄率新老湘军二十余营出关,2月11日到达田庄台。从2月21日开始,吴大澄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及宋庆等部合军,进行第四次反攻海城。当时集中在海城附近的清军共一百余营,六万余人。兵力虽多,但因系统复杂,有湘军、楚军、淮军和东北军队,互不统属,缺乏统一指挥。吴大澄名义上为帮办军务,但却不能指挥全军。诸将多“拥兵据要害,徘徊观望,乍却乍前,不能出死力以决一胜”。归吴大澄节制的军队只有二十营,而他所率领出关的湘军将领又多系庸劣无能、贪生怕死之徒。被调遣时,“迟不赴命”。出关之后,意存观望,畏缩不前。亲军统领刘树元临敌“诓怯不前”,炮队统领吴元恺闻战“相率而退”。加以吴大澄本人虽“自请从军”却“不谙军旅”,又有“言大而夸”,“自负不凡”的毛病,过高的估计自己,低估了敌人,对战争全局缺乏认真布署。
正当吴大澄等集中兵力会攻海城之际,日军利用清军的弱点,采取“佯攻辽阳,实取牛庄”的声东击西战术,于3月3日派第3、5两个师团进犯牛庄。吴大澄等未能识破日军阴谋,置牛庄于不顾,全力围攻海城。由于牛庄防务空虚,致使一日之内就被日军攻陷。
牛庄失守当天,吴大澄匆匆由田庄台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吴大澄退走石山站后,宋庆也把守营口的主力撤往田庄台,,致使营口兵力空虚,3月7日日军又轻易的攻取营口,田庄台随后也被攻陷。
田庄台即失,“湘军力战而败,死伤过多,人心不振”。吴大澄愤湘军尽覆,欲拔剑自裁,被左右格阻之。乃自叹曰:“余实不能军,当请严议”。清廷以吴大澄“徒托空言,疏于调度”,于3月17日下令撤去其帮办军务职,交部议处。旋革职留任,寻命开缺。1898年,复降旨革职,永不叙用。
吴大澄以书法闻名,革职后,贫甚,售书画、古铜器以自给,1902年卒。
随想:这些年去过了很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深感中国之宏大、文明之古老、山川之秀丽,唯独这次抚摸了中华民族身上的这一道深深的伤痕,深感国人当自强。
吴大徵,书法家、金石考古学家,就是一个文人,一介书生,无瞻前无顾后,挺身担此大任,后虽"余实不军,当请严议”,百年千年后的后人,仍能感到他的胸怀。男儿当如是,国人当如是,面对先贤,都应该有点感悟。
“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
就写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