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助游(20)白游会安古镇
我们是到达岘港第二天的下午1:00点,在品尝浪漫<红色天空>的西餐之后,驱车前往会安古镇的。感觉才一个小时不到,已经到达会安古镇的停车场。此岘港会安可不是我们福建的惠安噢!下午2:00点,会安气温已经有30度。可能是时间还早,整个镇子好像也懒洋洋的,毫无生气。因为我们到会安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晚上看花灯,我们又来早了。只好先介绍一下会安镇,然后再慢慢走。
会安古镇,位于越南中部岘港市秋盆河北岸,会安江的入海口附近。会安距岘港市区仅30公里,自古这里就是著名的历史东方大港。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安古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占婆王国时期,会安就是一座港口。中国、日本、南洋,甚至欧洲的商船经常出人会安港,在会安经商的中国人及日本人居多。使这里演变成一个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中心。
由于越南权贵们长期而激烈的权力之争,不仅约束了会安的发展,还使会安古镇到了被废弃的境地。19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对会安港进行了整修,疏通被淤塞的天然港口,铺设街道与桥梁,终于使会安焕发昔日的光彩。整座会安城按照中国不同地区种族划分为五个区:并建起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作为五帮会馆的中华会馆。金碧辉惶的会馆里分别供奉着妈祖、关公、伏彼将军等,终年香烟缭绕。在会安,到处可以见到中式和日式的建筑,而且保存完整,既没遭到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迁。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会安许多古建筑、古街道,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游客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
这些建筑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日本风格的带顶石桥。石桥始建于猴年(1593年)完工于狗年(1595年),所以桥西边尽头有两尊精美的狗的雕像,东边尽头则有两尊猴子雕像。会安的建筑群突出体现了民族文化相互给合,同时也作为亚洲传统国际商港遗址被保护起来。会安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保存完好的传统贸易港,其建筑和街道样式,受到土洋结合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也体现在整个遗址的建筑中。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宁静的会安正在慢慢的消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让老居民们觉得眼花缭乱,但这恰恰体现了会安的魅力。现在的会安,街道上布满了出售土特产的小店,越南的丝绸、木雕、面具和其他工艺品被游人带到了世界各地,而河边摩肩接踵的酒吧里更是坐满了肤色各异的外国人,老城里80%的居民都在从事旅游业,并从中获益。传统的捕渔业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与过去不同,渔民们不仅捕鱼,也招揽游客。观看捕鱼或乘坐小船到河里游览。经济开放的越南,传统的生存方式也在悄悄改变,会安也正在与世界大潮接上了轨。
介绍暂告一段,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跟小多彩一起走近这座会安古镇看看。
1、在秋盆河看此村落,这就是会安古镇?

2、这些都是历史的遗留,您猜猜是派啥用的?

3、SAU的牌子一挂,一家小院就像模像样做生意了。

4、金孔雀、绣球狮,一到晚上更好看!

5、隔河相望,招牌景点。戴顶石桥,看似廊桥。

6、金墙黛瓦,水岸人家。潺潺流水,古镇风韵。

7、一桥把关,插翅难过。一叶扁舟,悄悄摆渡。
8、乘坐黄包车进古镇,可以不买门票。

9、古镇名声在外,游客蜂拥而至。

10、张开大网捕鱼,白鹭坐收渔利。

11~13、看来戴顶石桥还是游客们聚焦的重点,桥上桥下,各式人种,都要到此留下美美好与倩影!

12、

13、

14、这是一户中国商人老宅,墙上还悬挂着领袖肖像。

15、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但狗狗就马路当中一躺,还很横的样子!

16、手工艺人的辛勤劳作,演绎出一件件精美的雕塑。
17、画中人与街头女一样,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

18、大胡子老外,一样走进黎家祠咖啡馆。

19、美食家出手,多多最笃定。品越南咖啡,正好歇歇脚。

20、好有礼貌的小朋友,回身还在与威爷爷打招呼!

21、中西合璧式建筑,奥黛美眉看风景。

22、会馆一出门,姑娘忙聚餐。

23、还是人力车撑世面,环保又省力。

24、门前大水塘,还是小村庄。

25、黄昏夕阳下,影笼广肇馆。

小多彩的白游会安古镇,并非是一毛不拔,其实只是白天游。接下来还有夜游会安古镇,也就是观赏这里最有名气的:会安花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