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见闻(5)文游台怀古
多多还是二十年前到过一次高邮,仅存的记忆也就是大运河与文游台。这次故地重游,重访文游台,拜见秦少游,也是国庆自驾游的最大收获之一。
高邮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现存建筑大部为嘉庆十九年重建)。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曰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宋代诗人曾几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在文游台顶端的东山高台,登高四望,东观禾田,西览湖天,体会秦少游所描绘的:“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的水乡自然景象。哈哈,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东观高楼林立,西望树木遮蔽。
还是不用多多多介绍,请朋友们一起去看图说话,寻访文游台。
1、“淮堧名胜”,一开场就遇难题。此“堧”,音读软,意也是河边松软地。

2、名人秦观,雅士少游。国士无双,命运多舛。

3、秦氏家谱,名玲秦怡。反派秦桧,也入家谱?

4、秦观字苍劲,少游更风流。

5、文游台碑后侧是明代古四贤祠,专为纪念那四贤而建?
6、思贤祠后面,则是秦观读书台。多多也来悬笔一下。
7、古鉴堂,中国有多少历史教训,需要引以为戒。

8、水鉴馆,1931年的高邮大洪水,至今刻骨铭心。
9、陶老师说:因高邮如盂底,大运河如悬河。连降大雨,可想而知!

10、再看这张大运河图,找到感觉没有?
11、这里有真正的雕梁画栋。这位学少游形似,但何以能神似?

12、这里有魏文伯的题字:文游古迹。

13、高邮的名士荟萃,人才辈出。岳飞也是高邮人!

14、登古文游台,看山抹微云。

15、文坛四大君子,齐聚东山之顶。他们是:苏轼、秦观、孙觉与王巩。

16、玻璃反光,但依然可以看出四大才子,挥毫泼墨,兴致勃勃。

17、稼禾尽观的旧日田园风光,已经为现代高楼大厦所替代。


18、俯身下瞧,城市在不断地延伸。丹井寒泉,泰山庙前的噗噗清流。

19、虽然此庙小巧玲珑,毕竟也是东岳泰山的行宫。

20、泰山庙简介,想了解的朋友,还是自己来文游台一看,值!

21、多多与陶老师在文游台与秦少游一起合影,以表谢意。

一圈下来,时近中午,多多此行,颇有感触。文游台可是高邮文化底蕴最集中的地方,有道是:游吟胜迹多,风流文采奇。盂城尽才子,怀古今胜夕?
一个上午,多多赶在台风来袭之前完成三篇博客的内容。午餐后,陶老师将带领我们继续。请朋友们也紧跟,分享高邮最后一篇:龙虬庄考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