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赏枫叶之旅(7)古刹栖霞寺
昨晚从燕子矶赶到栖霞山,已经黑咕隆咚。栖霞镇不咋样,发车直往栖霞寺。“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知是我们运气好,还是冥冥中有高人指引我们。开到没路了,看到一家【胖师傅经济型旅馆】,旁边还有一家胖师傅饭店,外加有免费停车场,吃住行一下全解决了。
第二天一早,才6:30,我们就便服轻装,悄然出发。景区大门洞开,管理员们还没有上班呢,倒是卖香火的大爷起的早,请上一把,以示虔诚!天色还早,栖霞寺里却已经有人在敬香,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1、太阳尚未露脸,红枫已经透亮。
2、龙山与虎山,夹着这颗明镜湖。
3、六朝胜迹,栖霞古寺。

4、从容不迫,吉祥如意。

5、毗卢宝殿,庄重肃穆。
6、灵塔旌旗,寺院小景。

7、明征君碑,舍宅为寺。

8、回身一望,碑在其里。许愿开光,栖霞灵验!

9、德云庵牌,却无觅处。

10、日近中午,栖霞山返回,再看明镜湖。

11、梧桐高高,栖霞牌坊。

12、经济型旅馆,开门迎客。

13、配套型餐厅,红景饭店。

14、饭店隔壁,就见栖霞寺山门了。

15、法轮常转,国家4A级。

16、金牌高悬,摄山栖霞寺。

17、已经第十届“红枫艺术节”,我们算赶上一个尾巴。

栖霞寺小知识: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22公里处的栖霞山下,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时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1919年才开始重建。
1979年,栖霞寺再次重新修复,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笔撰写了《重修栖霞寺碑文》,对栖霞寺1500年的历史作了总结和介绍。碑文称“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唐代寺运益隆,遂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栖霞寺前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蜿蜒起伏的山峦,空气清新,景色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栖霞寺珍贵文物。
到栖霞山不仅仅是赏秋枫,还有这深厚的文化积淀——古刹栖霞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