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粤、赣20天(8)天下桂林-风情篇
我们计划在桂林停留三天左右。甲天下的桂林再有一周也转不过来,内容太多,景点太多,知名度太高。博主来过三次了,相信不少朋友对桂林也是耳熟能详,记忆犹新。还是归归类,博主试图以:溶洞篇,风情篇,山水篇分别叙述之。
昨天是溶洞篇,今天是风情篇。

一、靖江王陵。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的靖江王陵,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也是全国现存不多的藩王陵园。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王时,藩镇所在地古称静江,为取绥靖西南之意,改静江的“静”为“靖”,故称“靖江王”。靖江王陵中有11人座王墓,袭王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等墓320余座。上世纪70年代,文物工作者对两座王墓和部分宗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靖江王陵华丽的地宫大量珍宝的随葬物品中有陶瓷器、金银器、玉器、金属器等,其中以陶瓷器皿居多,尤以青花梅瓶为最,多达300余件、10余个品种。这些随葬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靖江王奢靡的生活和明代的丧葬制度。更为珍贵的是,靖江王陵区共出土约50方墓志,因其内容真实可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又因其书法精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广西地方史、明代封藩制度和书法艺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故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称。其中因十一人葬尧山,又有“靖江王十一陵”之谓。靖江王墓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当属十一陵的地表石刻仪仗,现存334尊。它不仅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且从时代上基本与明朝伊始同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造出一组组庞大的石刻群。有望柱、神道碑、驯兽、猛兽、神兽、翁仲等六种造型。它们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既显示了王族的尊严,又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明代藩王陵的墓仪规制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

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的桂林靖江王陵,经国家旅游局考核评审,已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建设项目。目前靖江王陵重点大遗址的建设工程已开始实施,相信不久将来这里会面目一新。
二、世外桃源。在世外桃源,您会感到燕子湖的平静、清澈与深沉,在燕子湖四周,村庄、田野、桃柳平平仄仄,相谐成趣;到芦笙山,热情的“巴麦”(部落方言,“朋友”之意)会邀您一同共舞,而桃源则为您再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在这里,还有百年红枫、侗乡鼓楼、原始部落年轻男女的歌舞……

在东方,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在桂林山水离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世外桃源”。
沿桂-阳公路北上,距阳朔仅十几分钟车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静伫立在城市边上,不张扬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踏进“世外桃源”,展现在眼前的将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清波荡漾的燕子湖镶嵌在大片的绿野平畴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岸边垂柳依依,轻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转筒车,吱吱呀呀地摇着岁月,也吟唱着乡村古老的歌谣。放眼望去,远方群山耸翠,村树含烟,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宛若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画境。

一边是天色阴沉,一边是河道干枯。
侗家小楼前菜花正黄

乘坐小船游览燕子湖无疑是一种享受。当小船在绿丝绸般的湖面上裁波剪浪、悠然滑行时,游人的心会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一般惬意和欢欣。天旷云近,岸阔波平,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怀抱会使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忽然,一阵清亮的歌声飘来,原来是岸边歌台舞楼上的姑娘在载歌载舞。她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正以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欢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虽给自己带来不便,但给广西带来甘霖。整一个活雷锋!
看我们的团友已经准备“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游客结束水上游程上岸后,还可以在绣球楼对山歌,接抛绣球,在民俗大观园考察民俗,参观图腾柱、风雨桥等别具风格的建筑,观赏、购买少数民族妇女的手工织物等。然而诚如古语所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大多数热爱大自然的游人来说,也许一方山水田园已足以慰藉心灵了。
想要了解这里的一切,还是亲自到世外桃源实地走一走喔。
三、阳朔经典: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除了泛舟漓江,阳朔的月亮山、大榕树、风情西街、印象刘三姐,都会使你留下美好的记忆。

1、阳朔月亮山。
月亮山是阳朔境内的奇景,它在高田乡凤楼村边,高达380多米因为山顶是有一个贯穿的大洞,好像一轮皓月,高而明亮,所以人们叫它明月峰,俗称月亮山。游人可顺着一条800多级的登山道直达月洞。这个月洞大得离奇,高宽各有50米,而山壁却只有几米厚。洞的两壁平整似墙,洞的顶部却挂满了钟乳石,形状各异。其中两块很像月宫里的吴刚和玉兔。在晴天的时候,游人可以透过月洞看到蓝天白云,好比一面挂在山颠上的圆镜。由于月洞的北侧有一座圆形的小山,所以游人走山南的赏月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月洞,可以看到圆月、半月和眉月的不同景象。清代徐廷诤称此景是月挂高峰,他作诗道:“峰峦顶上镜光浮,旦夕空明未见收。自昔悬崖崩一角,至今遗魄照千秋。山穿月曜无圆缺。月出山辉任去留。万古不磨惟此镜,与君长作广寒游”。月亮山是阳朔最早,也是最具吸引力和特色的天然攀岩场地。攀登路线所在的岩壁面向西北,共有14条打好膨胀锥的路线,供攀岩爱好者选择。
月亮山集原始生态和风情于一山,集旅游、科研、考古、探险、探奇于一山,这里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拥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前景。

2、大榕树。 阳朔大榕树风景区位于阳朔城南7公里的高田乡穿岩村金宝河南岸,名“穿岩古榕”,为欣赏田园风光最佳处。这里有一棵千年古榕树,冠呈圆形,远望是一把绿色巨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传为晋代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树龄。古树下,金宝河缓缓而流,明净如镜。

隔岸平地拔起一小石山,中间对穿一孔道,似巨型石门洞开,五色斑斓,称穿岩。岩间一村,即穿岩村。小河为一坝截拦,水涨时水滚坝面,给幽雅的环境增添了声光及动态。古椿树下有一渡口,“榕荫古渡”为阳朔一景。此处因曾在电影《刘三姐》中作外景,故尤为著名。过工农桥不远,就可以看见在静静流过的金宝河畔耸立着一株特大榕树。它的树围竟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如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这两张是博主六年前来这里的照片,脚下就是榕荫古渡和金宝河。那时还没有景区大门,我们到的早,小小的篱笆门连收门票的也没,一派原生态的田原风光。
热情的壮族小姑娘为你撑伞,留住大榕树的郁郁葱葱。你可别忘了付小费噢!
3、阳朔西街。阳朔不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间。最有名的要数阳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中国功夫馆,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国人在此开店就有20多家,被称为洋人街。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而且是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之多。总之,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古朴清秀的田园景致,惊绝天下的溶岩奇观,难以忘怀的“洋人”西街,阳朔之行绝对让你别有一番惊喜!

阳朔西街的标志。
中西合璧的酒吧。

4、印象刘三姐。到阳朔的保留节目,“印象刘三姐”表演舞台为两公里长的漓江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构成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

“山水剧场”坐落在阳朔县城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与闻名遐迩的书童山隔水相望。观众席绿色梯田造型,设席位2000位,普通席位1800个,贵宾席位180个,总统席位20个,180度全景观,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印象刘三姐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剧场音响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声,形成天然的立体声效果。如此大手笔,也只有张艺谋大师能搞得出。
长发飘逸,沐浴漓江

山水一色,红粉一线

看台上,眼前缓缓展开的视觉盛宴冲击着眼球,满江是热烈的红,江上拉扯的条条红稠翻飞,在漓江夜色烟雨朦胧的背景下带来霓虹的闪烁。还有那彻底而魅惑的蓝,飞扬的冷色被用到极致,月亮上飞舞旋转的腰身似妖似魅,究竟是哪一种诱惑啊,浸入夜色最深沉的眼神和肌肤。只只鱼鹰衔来点点竹筏,漫江渔火,灿若星辰。在烟雨中静默了万年,等候了千年的漓江山水是如此美丽梦幻。那一位在山水间飘然而至的小小“刘三姐”,在水墨的光阴里,把千年的渔歌唱过,把千年的小舟摆过,把千年的爱恋与妩媚荡进烟雨与迷蒙中,句句深情而饱满,温柔的音符漫过你心的堤岸……

当色彩成为布局,浩瀚、热烈、灵动、苍凉,一个人和一场色彩布局的对弈,举手风云,都是胜败荣辱,热血英魂。一个用色彩来张扬故事和激情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漓江有幸,山水有情,坚守千年,终守到能解读她的知己……

面对梦幻般的漓江,这是一场你从未看过,从未听过,从未想过,从未有过的演出。全场演出70分钟,票价:188元,还是天天爆满。到阳朔,你如果错过观看“印象刘三姐”,将是你终身的遗憾!
桂林是上天赐予我们中国的灵玉美女,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让我们在欣赏赞美她的同时,格外的爱护珍惜她吧!
明天,继续跟我游,请看天下桂林的山水篇。
加载中,请稍候......